開箱月餅,奶黃麻糬風味,唯獨右上角那顆,乍看綠綠的,唐先生以為買到SPECIAL綠豆糕口味。投訴民眾 唐先生:「打開時候我以為,原本想說是不是特別的口味,後來看的時候,仔細看就發現不太一樣,發現裡面有黴菌,第一次訂就抽到籤王。」
細看母丟喔 (台語),月餅又黃又綠,不規則色塊,阿呦喂,綠色菌絲黴點,佈滿2/3顆月餅。唐先生不敢相信,這下只能認了,買到發霉月餅。投訴民眾 唐先生:「上面都是黴菌。我沒有拆,那個盒裝的封套拿下來。我每個都沒有拆,就不敢吃。」
唐先生大嫂透過電商平台,訂五星級飯店中秋月餅禮盒,一盒6入快800元,一顆破130元不便宜。有效日期明明到10月底,領貨才一週放常溫,就發霉。反應飯店認了疏失,因為月餅包裝,除了乾燥劑,還放脫氧試紙,測試有無接觸空氣,正常呈粉色,變灰色恐有食安疑慮。
投訴民眾 唐先生:「(飯店說)粉紅色就是空氣沒有進去,它這個變灰色,代表說在封膜時候就沒封好。」臨床毒物中心主任 顏宗海:「是不是一開始製造問題就有問題,還是在運送或保存當中,保存不當造成發霉,黴菌容易在溫暖潮濕環境下孳長。」
飯店發聲明,相關部門已和消費者聯繫,賠償餐券、氣泡飲品,還得進一步了解,到底是製作或物流配送碰撞,哪個環節出包,加強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