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你知道嗎,我們志工過來這邊,分配不均,這邊一樣一大堆人,喊著阿嬤,九十幾歲坐在那邊也在哭。」志工看到行政院長卓榮泰來勘災,趕緊抓時間陳情,批評光復車站調度一團亂。
志工:「講白一點資源放在那邊,然後叫志工走到那邊再走回來幫忙,二公里,不用幫忙不用鏟土就很累了啦。」不只鏟子超人變無頭蒼蠅,還有志工高舉標語替部落求援。志工:「有沒有阿陶莫的,想去阿陶莫的。」光復車站湧入大量志工,但有的人一到站,找不到該去哪幫忙,中央、縣府、慈濟三方合作,在車站外設工作分配站,但主要還是靠慈濟調度指揮。
慈濟執行長顏博文:「那我們會分成兩種,願意加入慈濟志工團隊的,我們一定會有帶隊跟安排,跟後勤的支援照顧,如果不願意加入慈濟團隊的,他們各自有自己的目的地的,那我們會幫他導流,是配合他的大政策,他們也給了很多資源,包括高壓水槍等等,那大型的一定要軍方趕快把它處理掉,這樣我們志工進去,才不會人車都沒辦法通行。」
光復市區擁有國軍、鏟子大軍助力,重建速度快,但人潮走不到遠郊,原民會求救,大馬村、大平村、陶莫部落是最需幫手的救災熱區,但大量民車挺進災區,也讓光復鄉交通大癱瘓。現場實施交管,193縣道、箭瑛大橋到光復段,只開放南下通行,光復市區台11甲線、台9線、林森路,依時段管制呼籲熱民志工,別再開車湧入災區,可能拖慢救災速度。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