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專家李鴻源:「我有參與是大概兩個禮拜前,內政部劉部長打給我,他說麻煩我組一個專家團,我說我很樂意」。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兩週前加入監測團隊,找來台大土木工程系、陽明交大等專家緊密監控馬太鞍堰塞湖,更做出溢流模擬,提前預判將發生毀滅性災害。
李鴻源:「這麼大的一個浪下來,什麼時候會到下面那座橋,那個橋到底撐得住撐不住,我們是認為撐不住的,我們把它全部算出來,包含(水)什麼時候會到光復,它淹了多少範圍,這張圖算出來的時候,大概是上禮拜吧,我們就把它交給了內政部」。
依照模擬圖,評估至少得疏散7、8千人,立刻由內政部通知花蓮地方政府撤離居民。台大土木工程系教授游景雲:「我們一開始預估的下切,是整個會把壩切到底,所以在流量預估上就會有些不一樣,防災會議的時候我們建議的撤離範圍,基本上大概就是這次受災的區域」。但更多人質疑的是,存在2個月的堰塞湖為何遲遲無法解決。
七月中至今,專家多次搭直升機抵達堰塞湖監測,但壩體土石鬆軟,光是直升機短暫降落,機輪都明顯下陷,根本無法久留,更別說想把重機具空運進去。李鴻源:「有沒有可能爆破,不可能,因為它量體太大了,第二有沒有可能導流,那地方不要說人進不去了,施工機器是根本進不去的,所以(導流)也不太可能」。
堰塞湖面積相當於五個以上的大安森林公園,想炸山引流簡直天方夜譚,只會會釀成更大災害,好在目前堰塞湖內剩2300到2500萬噸的水量,暫時沒有再次潰壩危機。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