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交保 2025.09.05 18:38 臺北時間

七千萬交保需深思 柯今暫不現身4/柯文哲、應曉薇獲交保 檢方:收到裁定書後研議抗告

記者|鏡新聞 綜合報導

持續關注京華城案,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收賄、圖利、侵占、背信等4大罪嫌,原定第4次延押期到下個月1日,台北地院今(5日)提前召開羈押訊問庭,並裁定具保停押。對此,檢方極力反對,提到柯文哲關押期間還會同步在社群PO出法庭活動,甚至以AI聲紋干預同案被告,狠酸是司法奇觀,將在收到裁定書後研議是否抗告。

去年8月底在法務部廉政署副署長林漢強帶隊之下,主任檢察官江貞諭及檢察官姜長志親自前往柯文哲住家搜索,後續雙方也在法庭上展開長達一年的檢辯攻防,而5日北院無預警裁定柯文哲與應曉薇具保停押,北檢表示,收到裁定理由後將研議是否提出抗告。

檢方從過去就一再強調,全案關鍵共犯疑似帶著1500萬賄款逃亡的柯文哲前貼身祕書「橘子」許芷瑜遭通緝仍下落不明,而法界專家也點出恐怕還有這原因,明明是羈押禁見被告,柯文哲社群卻每每都在法院開庭時同步PO出法庭活動相關資料或詮釋證據,甚至還用AI聲紋點名相關案件當事人,就讓主任檢察官林俊廷狠酸是司法奇觀,人在看守所卻以科技突破法律禁令,不排除有干預證人可能性。

非當事律師黃帝穎:「柯文哲在押期間都可能透過臉書或相關科技方式干預證人,交保之後如何降低干預的可能性,(以及)柯文哲是否能說服說已經沒有當時的七大串正滅證事由這部分都是觀察的指標」。

回顧去年9月2日,北院首度裁定柯文哲無保請回,但在檢方抗告後改為羈押禁見,同年12月27日,北院同樣裁定7000萬元交保,並施以電子腳鐐,科技監控,檢方又抗告成功,甚至逆轉變裁定羈押,但如今重要證人彭振聲已經作證完畢,第三次抗告成敗也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