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08.28 19:19 臺北時間

餵母乳壓力大 配方奶糖分高遭駁斥2/強推母乳!新手媽嘆「沒奶水成原罪」 婦團轟忽視女性需求

記者|徐紹芸、余家緯

要不要讓小孩喝母乳,其實這幾年,一直是產後媽媽們最大的壓力。尤其中央推動「母嬰親善」政策,鼓勵多餵母乳,但這卻也讓很多媽媽產後壓力超大,甚至引發憂鬱症。對此,婦女團體也出面呼籲,餵母乳是好事,但應該把選擇權交給媽媽。

時間一到,嬰兒室護理師立刻把小孩推來,讓媽媽親餵,醫院配合中央推動「母嬰親善」,鼓勵多餵母乳,卻反倒成為媽媽們說不出口的壓力。媽媽:「我還在病床上的時候,那個嬰兒室的護理師一直打給我。她說媽媽,小朋友在哭,趕快來餵母奶喔。我當時就覺得,喔,好痛苦你知道嗎。」產後還沒恢復元氣,卻先得了「電話恐懼症」,尤其母乳本來就不多的媽媽,好像小孩一出生,就得背負原罪。

媽媽:「還會一直說,媽媽你要多餵啊,多餵才會有奶水,這樣寶寶才會有免疫力啊。講得好像是我沒去餵他,就會害到我孩子沒有抵抗力的感覺。」

前立委王婉諭也回憶,當年每天睜開眼,就是一連串餵奶、擠奶、清洗,醫院建議「母嬰同室」,反而讓她好幾度快撐不下去,母乳親餵成為一種巨大壓力,台灣產後憂鬱症比例超過 10%,很多時候就是來自於此。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 黃淑英:「為了達到聯合國母乳哺育率這個數字,不斷地用各種方式要來達成,甚至不惜忽視、無視女性的需求。哺育計畫裡面,我們就可以看到,這種不成比例、私人的資訊,有關配方奶資訊、哪些成分等等的,你必須掃 QR code 你才看得到。」

資訊不對等,刻意營造「不餵母乳,就是不愛小孩」的形象。但根據國健署統計,去年 1 萬 2 千名產婦中,六個月以下嬰兒,超過 7 成是喝配方奶,顯見配方奶需求還是很高。民間團體喊話,支持母乳是好事,但應該把選擇權交給媽媽,依據個別身心狀況做決定。一昧情勒,只會帶來反效果。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