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地方法院對縱火燒傷子女的母親作出緩刑判決。(示意圖,與本事件無關)
社會 2024.01.09 17:11 臺北時間

媽媽縱火欲與子女同歸於盡 受傷男童「一句話」讓母獲緩刑

記者|郭妤

雲林縣一名紀姓婦人育有2名讀小學幼童,去年(2023)2月與老公爭吵萌生厭世心態,紀婦向子女餵食藥物後縱火焚屋,所幸及時發現撲滅火勢,2童嗆傷和燒傷送醫、生命無礙。紀婦被以殺人未遂、妨害公務起訴,雲林地方法院進行精神鑑定並調查家庭與子女情況,發現紀婦投注許多心力照顧孩子,法官訊問男童:「多大時知道媽媽可能有點身心疾病?」孩子僅說「我都沒有覺得她跟別的媽媽不一樣」,法官從回應感受到被告盡可能扮演母親角色,判處1年10月和拘役30日,緩刑5年。

根據判決書,紀婦有精神障礙,平時須服藥,去年2月間與先生發生口角,在臥室餵食11歲和10歲就讀小學的子女藥物,待子女漸失意識以打火機縱火,致房內塑膠椅、地板等遭燒毀,所幸紀婦的公公及大伯及時趕到,撲滅火勢後將2童送醫,2童分別吸入性嗆傷、燒燙傷,幸未危及生命;而紀婦案發一時害怕逃出屋外,警方找到她時一度拒捕,還緊咬警員大腿,使林姓女警大腿瘀青。

雲林地方法院量刑,將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納入,考量紀婦在家中為主要照顧子女之人,平時生活起居、下課後的陪伴與複習功課都是被告負責,且紀婦已取得夫家及孩子的原諒,比起刑罰可能讓被告穩定就醫是更有效的方式。另外,紀婦嫁入夫家後,遠離原生家庭,面對的是一個未知的生活領域,丈夫的支持變得格外重要,從2位幼童說法來看,家中教養孩子的重任都在紀婦身上,同時還承擔大量家務。

法院指出,紀婦操持家務無法外出就業,後期雖然有覓得工作,賺取的薪資也屬微薄,與先生感情生有嫌隙,等同在這個家裡孤軍奮戰,情感的支持只能轉向2位小孩,其付出都讓小孩得以感受,因此小孩即便經歷生死關頭,卻沒有對媽媽有何埋怨,反而讓人覺得願意跟媽媽同一陣線,認定紀婦在患有身心疾病的狀況下,努力做好媳婦、媽媽的角色。

其中法官訊問男童:「你大約幾歲開始會覺得媽媽跟別人的媽媽不一樣,是有點身心問題這種事,多大時知道媽媽可能有點身心疾病?」孩子直率的回應是「我都沒有覺得她跟別的媽媽不一樣」,從回應可知被告盡可能做到母親的角色,只是因身心狀況萌生死意時,忘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依殺人未遂罪與妨害公務罪判處1年10月和拘役30日,緩刑5年。緩刑期間交付保護管束,實施義務勞務並接受親職教育;定期接受醫師治療。

★《鏡新聞》關心您:危險行為,請勿模仿。

★《鏡新聞》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安心專線:192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