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2022.12.12 20:12 臺北時間

牙醫診療項目百百種! 自費地雷暗藏其中

記者|阿貢亞麥、王仲鈞

常常我們看醫生,包括看牙醫的時候,醫師都會問你,你要用健保的還是要用自費的耗材?自費的比較貴,但效果比較好,有人忍不住認為,這是故意在坑錢吧?對於相關爭議,牙醫師公會出面澄清,其實每個人對於醫材、耗材的品質有不同看法,最主要還是希望,醫師能跟病患充分溝通,把細節都先確認好,才能避免醫療糾紛。

牙醫師:「王先生您好,不知道今天是什麼樣的問題?」詢問病患疼痛部位,確認牙齦狀況,隨即開始治療,這是醫師問診常見的SOP,不過最近常有醫生故意隱匿治療費用,害民眾損失慘重。

當事人賴小姐(2021年11月1日):「他就只是出來打個招呼,然後就不見了。」植牙治療還沒結束,醫師竟然直接神隱,醫療糾紛層出不窮,民眾前往牙醫求診,醫生基於療程考量,都會建議病患選擇自費項目,但這當中卻潛藏陷阱。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常務理事温斯勇:「當那個費用是個範圍的時候,盡量把那個範圍也講清楚,如果術中發現有了變化,應該要即時的告知,每個人的期待落差是不同的。」有些醫生為了賺錢,還沒有跟病患溝通就先斬後奏,像是以洗牙跟拔牙為例,有牙醫師可能趁治療期間,推銷美白跟骨粉等額外療程,民眾一沒聽清楚,恐怕就會成為待宰肥羊。

看牙民眾:「上牙套是自費的,所以我們事先都會問一下,這個這家口碑怎麼樣。」只是病患該如何分辨療程,究竟是自費還是健保給付,其實可以從醫療項目來做判斷,像是全民健保,只會提供解決病痛的醫療服務,至於額外口腔重建,還有延長使用期限的完整療程,就都是自費項目。

温斯勇:「我造成的不舒服的這個部分,是健保,我們國家有去cover的,(治療)完成了以後身體的健康,要怎麼樣讓自己的生命,能夠延長的更久,那就會牽涉到自費的部分。」醫師公會點出,自費和健保的分水嶺,關鍵在於美觀跟治療的差異,只是醫療糾紛意外揭開牙醫界不能說的秘密,民眾看診前得多做功課,才不會看牙看到一肚子氣。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