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如此爭議的溫泉飯店開發案能順利過關?本刊掌握,背後的關鍵人物是立委高金素梅的侄子、泰安鄉民代表高晉揚。投訴人A先生說,高晉揚聯手財團及縣府,利用「河川線變更」的手法,將汶水溪邊的河川地、原住民保留地納入開發範圍,不但涉及圖利財團,更可能破壞水土保持,如果遇到颱風、地震,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A先生指出,根據《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規定,山坡地區辦理溫泉飯店或休閒設施開發,土地須超過5公頃才能申請,且河川地屬於國有地,依照《水利法》與國土計畫相關規定,不能隨意變更或轉作他用。
然而,高晉揚等人卻疑似與苗栗縣政府、泰安鄉公所、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等單位「協調」,將河川區域範圍的邊界線往河中央推移,增加可使用的國有土地範圍,再透過地籍分割、變更編號的方式,撥給特定業者使用。過去這一類涉及河川線土地變更的案件,審查均極為嚴格,這幾次卻非常順利,相關單位因此遭質疑是幫飯店業者量身打造。
A先生出示登記資料、原始申請計畫以及前後分割套圖指出,泰安鄉汶水溪畔共有三家大型溫泉飯店開發案,分別為「汶水湯元」「泰安山河境」「騰龍溫泉度假飯店」,都是用此手法進行河川線變更。「以汶水湯元為例,該案原始基地根本不足五公頃,但經相關人士操作,擴大土地範圍並產生新地號,最後拼湊至近5.2公頃,剛好跨過法律門檻。」A先生認為,怎麼看都覺得其中有鬼!
A先生進一步解釋,一旦土地面積達標,業者就可以取得「遊憩設施開發」資格,等於掌握金脈,溫泉飯店還沒蓋,地價就先暴漲數倍,可以拿來向銀行抵押貸款,像汶水湯元土地變更後,抵押借款設定金額已高達3.8億元。
為了揭發不法,A先生提出檢舉,目前檢調單位已掌握多份地籍異動、河川線變更資料,並陸續約談苗栗縣政府地政單位、泰安鄉公所、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的承辦人員,並針對河川線變更過程的行政決策紀錄進行比對,希望查明是誰在中央與地方間「牽線」放行?誰又是實際得利者?
相關文章
民代惡吞原鄉地2/鄉代村長違法開餐廳蓋大廟 南投縣府放任逾千筆原保地遭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