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調查,高達5千億美元投資的星門計畫,採購伺服器的訂單相當肥美,引發美國科技大廠戴爾覬覦,董事長麥可‧戴爾更親自出馬向奧特曼以及軟銀創辦人孫正義爭取,但沒想到,最後一刻這張大單卻落入合作夥伴甲骨文之手。
「因為戴爾的伺服器與零組件也是交給鴻海、緯創等台商代工,包括孫正義、甲骨文都很清楚,與其給戴爾賺一手,不如讓甲骨文直接找鴻海、廣達、緯穎就好。」知情人士透露。「不死心的麥克‧戴爾還親自飛來台灣,找上原本就幫戴爾代工的夥伴,逼著各家不准接甲骨文的單。但最終仍舊輸給了甲骨文,戴爾一氣之下,就把原本伺服器的訂單轉給了仁寶。」
對於陳瑞聰因星門計畫撿到槍一事,資深科技業高層認為,初期仁寶美國廠幫戴爾生產伺服器的量不會太大,等到德州廠穩定後,戴爾才會把AI伺服器交給仁寶代工。「AI伺服器較複雜,經濟規模也很重要,仁寶要追上鴻海至少要三年以上,目前戴爾也不敢惹毛鴻海,還不敢輕舉妄動。」他笑說。
一名投資法人對本刊表示,這是仁寶從傳統個人電腦和筆電代工轉向高附加價值伺服器的重要轉折,目前已布局散熱技術,並爭取雲端供應商訂單,但能否跟上同業躋身AI概念股,決定於未來2年營收與獲利結構。
「但是,這張代工單從主機板到AI伺服器組裝,和機櫃整合建置需要龐大的資金購料,利息很高、利潤又很低,仁寶的毛利率可能會受影響,一般來說,電子五哥是不太願意接這樣的訂單。」知情人士透露。
業內直言,雖然這次仁寶取得戴爾伺服器的產品單價高、營收貢獻會很大,但獲利部分仍會被打上問號。「至於能不能夠有1千億元的規模,還是要看戴爾接到多少生意,如果生意不錯,戴爾自身的產能又不足,就會轉給仁寶代工,所以風險還是滿高的。」資深分析師提醒投資人。
不論如何,陳瑞聰把握戴爾轉單機會的結果,還是讓仁寶以後進者的姿態,躋身到AI伺服器主流供應鏈,獲得AI商機,仁寶也終於在筆電之外,找到新的成長動能。而AI伺服器戰場在陳瑞聰加入後,未來利潤恐怕也會壓縮得更低,包括鴻海、廣達等AI代工大咖,未來只能更加繃緊神經。
相關文章
仁寶接AI大單1/從邊緣人擠進AI主流供應鏈 陳瑞聰祭出3大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