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恩兄弟」的伊森柯恩單飛執導的《哈妮拉警報》(Honey Don’t!),由《懼裂》瑪格麗特庫利與「美國隊長」克里斯伊凡,化身鋼鐵女同偵探與淫靡邪教教主,恥力無下限。法國鬼才昆汀杜皮爾的《過激網紅意外事件》(The Piano Accident)把鬼腦筋伸向網紅,阿黛兒艾薩卓普洛斯飾演無痛覺怪妹,以此天賦拍攝自虐短片爆紅。
泰國導演彭力雲旦拿域安三度攜手攝影杜可風的《地慾廚房》(Morte Cucina)同樣下猛藥,復仇女為負心漢擺設鴻門宴,毒身更毒心。《歡迎光臨無憂小鎮》(The Holy Boy)透視「微笑之村」人人笑容滿面的背後幽暗,笑得你心底發寒。由「緋紅女巫」伊莉莎白歐森、《進擊的鼓手》麥爾斯泰勒深情主演的A24新片《換乘真愛》(Eternity),以「死後中轉站」的奇想概念,為浪漫三角戀注入新意。
本屆網羅坎城、日舞、柏林等影展的同志電影精華,回望歷史中的同志處境:《粉紅火鶴的神祕凝視》(The Mysterious Gaze of the Flamingo)以魔幻寫實重現愛滋恐慌下的跨性別尊嚴,勇奪坎城影展一種注目最佳影片,代表智利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臥底情劫》(Plainclothes)以便衣警察的慾望壓抑,描繪美國90年代性少數的躲藏與徬徨。
還有兩部女同志片也透過角色處境,反映不同社會背景。《同女之舞》(The Little Sister)關於穆斯林少女在性向與信仰之間的拉扯,獲坎城最佳女演員與酷兒金棕櫚兩座大獎。《破碎的溫柔》(Love Me Tender)改編法國律師的自傳小說,《霓裳魅影》維琪克雷普動人演出,講述一名母親坦承與女性發生親密關係後,竟失去兒子監護權的荒唐困境。
《倫敦生之慾》導演奧利佛艾爾曼紐斯的《有聲之年》(The History of Sound),聯手《日麗》保羅麥斯卡與《挑戰者》喬許歐康納兩位新生代巨星,共譜以音符封存的愛戀。《愛情轉移》導演艾拉薩克斯的《紐約攝影師的日與夜》(Peter Hujar’s Day),由班維蕭與蕾貝卡霍爾主演,重現70年代紐約文藝風華。
多部音樂電影從不同角度重塑「傳奇」:《史普林斯汀:走出虛無》(Springsteen: Deliver Me from Nowhere)由《大熊餐廳》傑瑞米艾倫懷特詮釋工人皇帝史普林斯汀,聚焦他1982年避居家鄉期間,將創傷融入〈Nebraska〉專輯的內省時刻。「X教授」男星詹姆斯麥艾維首執導筒的《嘻哈大騙徒》(California Schemin’)比傳奇更離奇,兩名來自蘇格蘭的饒舌歌手謊稱來自加州,一騙走江湖,從此命運翻盤。
《搶救科隆音樂會》(Köln 75)從巡演經紀人視角,重現鋼琴家奇斯傑瑞特爵士名專輯〈科隆音樂會〉誕生的傳奇。《傑夫巴克利:曲終未散》(It's Never Over, Jeff Buckley)由頭號樂迷布萊德彼特監製,為這位聲線獨特的早逝天才立傳。《瑪莉安菲絲佛:破碎重生》(Broken English)則為這位總被冠上「米克傑格前女友」的創作歌手申辯,混搭虛構撕下大眾媒體對女性創作者的標籤,由蒂妲史雲頓與《1917》喬治麥凱跨刀演出。
三部關於名導大師影史的電影紀錄片,皆是影迷長知識的必修之作。《吉勒摩戴托羅:怪物的迷宮》(Sangre del Toro)帶觀眾走進這位墨西哥名導的怪物產地,連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都現身告白,本片導演伊夫蒙梅爾也將特別來台交流。
《小津日記》(The Ozu Diaries)追索大師凝視物哀的洗鍊之眼如何煉成,文溫德斯、黑澤清、蔡明亮和盧克達頓等當代名家,一一化身粉絲傾訴崇拜。《萊芬斯坦:影像的背叛》(Riefenstahl)從海量檔案中找線索,尋思這位「納粹御用導演」是天才還是共犯?充分展現藝術與政治的千絲萬縷。
2025金馬影展將於11月6日至23日展開,10月24日(週五)下午於台北文創舉辦選片指南,10月26日(週日)售票。更多金馬相關訊息將陸續公布,請鎖定金馬官網、Facebook粉絲專頁、Instagram,或下載金馬APP掌握第一手消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