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表示,台語是許多人從小聽父母、阿公阿嬤說話的聲音,「不只是語言,更是生活的溫度」。透過戲劇讓孩子在歡笑中學母語,也鼓勵家庭將台語帶回生活、成為日常。現場觀眾反應熱烈,有來自彰化的粉絲特地南下「追風迷」,也有佳里當地媽媽開心表示:「第一次和兒子在母校看紙風車演出,真是難忘的親子時光!」
《順風耳的新香爐》改編自兒童文學作家李潼同名小說,由台中教育大學林茂賢副教授改編劇本,九成以上台詞以台語呈現,並融入俗諺語句。主題曲由金馬獎得主陳竹昇創作台語歌詞,行政院文化獎得主唐美雲為媽祖娘娘獻聲。劇情描寫順風耳歷經挫折、學會關懷與付出的成長過程,寓教於樂、深具啟發性。
演出現場也結合信仰與文化意象,嘉義新港奉天宮特別贈送媽祖「小神衣香火袋」給觀眾祈福,並舉辦「說一句台語送小神衣」活動,許多小朋友勇敢上台,用歌聲和台語分享學習成果,氣氛溫馨。屏東縣長周春米親臨現場,以台語致詞表示:「台語是阿嬤的聲音,聽口音就知道你來自哪裡,今晚一起感受母語的美麗。」
紙風車劇團表示,台語版《順風耳的新香爐》將持續巡演,下一場將於11月7日前往嘉義朴子東石國中登場,邀請全台親子共賞,以戲劇的形式延續母語生命力,讓台語在孩子的笑聲中深根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