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專家吳德榮今天於「洩天機教室」專欄中指出,最新歐洲系集模式(ECMWF)模擬顯示,在大低壓環流內、原穿過菲律賓的「熱帶擾動」,已無發展,不過另一「擾動」在菲律賓東方取而代之,將通過呂宋島北端,經台灣西南方海面,朝廣東前進,成颱機率仍偏低(30%),但間接增多大低壓環流外圍的水氣,加大週四至週六的降雨潛勢。
吳德榮說,末期的「熱帶擾動」,則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發展,其成颱機率已調高至70%。最新歐洲模式21日20時模擬圖的位置在台灣東方海面,朝巴士海峽前進(左圖);美國模式21日20時模擬圖的位置,亦在台灣東方海面,朝台灣前進(右圖);兩模式模擬的動向,有顯著差異。故其對台的威脅程度?仍有「不確定性」,應持續觀察。
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則說,需留意2個低壓擾動發展,其中,預計在巴士海峽會發展出一低壓系統,並逐漸往西北移動進入台灣海峽南部,在通過的過程將為東南部、南部帶來雨勢,若再偏北一點雨勢將更大。
另外,在關島西北西方海域也會發展出一低壓系統。「觀氣象看天氣」指出,根據最新預測模式,美國模式預測將朝台灣東北部海面而來,歐洲模式預測往呂宋島東北部海面,AI模式則預測往巴士海峽北部。
「觀氣象看天氣」認為,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目前台灣東南方外海,海表面溫度跟海洋熱含量都相當高,各模式均預測此低壓系統將發展為既強又大的颱風,一旦成颱,將會是今年第17號颱風「米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