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COVID-19)疫情趨緩,與病毒共存成為新型態生活,不過專家仍提醒疫情不可輕忽。示意圖。(本刊資料照)
鏡週刊 2025.09.11 06:40 臺北時間

以為只是小感冒!7成新冠患者確診後「器官受損」 醫急籲做1防護避免威脅

記者|鏡週刊

新冠疫情(COVID-19)疫情趨緩,與病毒共存成為新型態生活,不過專家仍提醒疫情不可輕忽,醫界專家就提醒,7成患者在感染4個月後,至少有1個器官受損,呼籲高風險族群應積極接種疫苗,避免健康受威脅。

疾管署指出,新冠重症患者多為長者或慢性病患者,每5人就有1人死亡,死亡風險不亞於流感,而台灣長者新冠疫苗接種率僅20.4%,遠低於英、美、韓等國的2倍以上。據最新「新冠全民認知大調查」顯示,高風險族群中有40-60%的人,仍擔心疫苗副作用或覺得確診症狀變輕。

對此,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就表示,光今年夏季新冠疫情高峰,短短10週就造成1,280人重症,遠超過過去10年最嚴重的流感季,普遍民眾對新冠威脅掉以輕心,認為只是「小感冒」。

臺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理事長盛望徽10日就提醒,感染新冠的死亡風險是流感的2.22倍,確診後甚至可能導致肺炎,引發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有7成患者在感染4個月後,至少有1個器官受損,呼籲高風險族群別因迷思而錯失防護機會。

另外,衛福部疾管署也指出,今年已備妥300萬劑新冠疫苗,包含277萬劑莫德納與22.5萬劑Novavax,10月1日起「左流右新」疫苗開打,鼓勵高風險族群積極施打。

至於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5月宣布,美國不再建議兒童及孕婦施打新冠疫苗,邱泰源當時則表示,會依ACIP(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專家討論結果再做決定。

相關文章

美國不建議兒童、孕婦打新冠疫苗 台灣是否跟進邱泰源回應了

巡邏驚聽到怪聲!陽明交大新生群公告「嚴禁廁所打砲」 全網搶朝聖:好精彩

「老公頭七還沒過」你就要約我 大安情侶路邊狗血吵架!劇情神展開吸百萬網友關注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