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政大校友在社群分享,當年剛入學時,學校要求學生填寫包含興趣在內的個人基本資料。起初他並未在意,但後來卻發現,宿舍分配似乎真的與「興趣」有關聯。
他舉例,填寫「籃球」「羽球」等運動興趣的同學,常被分配到高樓層;若填寫「皮拉提斯」或其他小眾運動,則有機會與填相同選項的同學住進同一間。
這名校友更分享自己做過「實驗」。他慫恿兩名竹中考上政大的學弟同時寫「水上芭蕾」,結果果真被分配到頂樓的同間宿舍。他自己則與室友同時寫了「睡覺」,後來相處下來確實很合得來,畢業快10年了,對方現在長居荷蘭,但依舊保持緊密聯繫,「來這種分法還是有一定道理存在」。
對此,政大出面回應,宿舍分配是透過亂數系統進行,主要依據是 籤號與就寢時間,而「興趣」僅作為輔助參考。
校方強調,這樣的設計是希望兼顧學生作息與室友適應度,同時增加不同科系學生交流的機會,拓展人際關係與學習視野。
消息曝光後,許多網友留言表示驚訝:「政大宿舍是交友軟體嗎」「水上芭蕾太狂了吧」「寫『打LOL』會不會整房都在網咖模式」「好酷的方法!這樣彼此之間好像比較容易合得來」「莫名有點被這個貼心感動」。
也有校友認為這種分配方式有其道理:「真的室友興趣相合比較不會吵架」「至少能多點話題,不會尷尬」「但大家不要自作聰明亂搞😭我當年跟我朋友一個寫煮義大利麵一個寫吃義大利麵結果被分到對面房間😭」「我是別間學校的,我記得好像有填冷氣使用習慣跟作息時間,入住後覺得非常實用」。
相關文章
黑天鵝搶走畢業證書!興大「鵝霸群」太有戲 新生手冊列「鵝追人」應對方式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