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中,研華與達明一前一後站上論壇發表演說,代表研華的張家豪,於演講中引述研調報告數字,預期「機器人產業到2032年產值將來到1,500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約16%,他更透露,「事實上,研華看到的商機,還遠大於這個報告,如協作型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成長率相當高,年均複合成長率分別有35.2%、29%。」
代表達明的陳尚昊緊接著登台,他打趣說道,「昨(26日)達明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還很擔心不知道怎麼說機器人未來成長數字,之後可以引用研華的說法。」說明該數字的確容易理解,也能吸引外界注意力。
不僅對於報告數據眼光一致,兩家大廠對於機器人與AI的結合想法也是同步,陳尚昊說明,達明關注「Physical AI」,並體現在機械手臂、終端產品上,旗下的協作機器人是將機械手與大腦整合在一起,推出的第一天就內建視覺,在結合AI、視覺與機器人下,重新定義產品為「AI COBOT」。近期正式發表首款人形機器人「TM Xplore I」,其實重點不是外形長的像人形,正是採用最新AI技術實現。
張家豪暢談邊緣AI與研華在機器人領域布局,據他分析,邊緣AI跟機器人原本是不同領域,一個主軸是邊緣端導入AI技術,形成邊緣AI,另一個則是新興產業機器人,但現在和在一起,不僅讓機器人實用性大增,也讓產業能見度大幅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