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表示,面對全球暖化危機,台灣責無旁貸,並強調,每一度不排碳的電都很珍貴,需要讓核電來幫忙。(鏡報李智為攝)
鏡週刊 2025.08.15 22:40 臺北時間

每度不排碳的電都很珍貴! 童子賢公投辯論上半場精彩內容大公開

記者|鏡週刊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15日出席核三重啟公投意見發表會,擔任正方代表人的他,國台語雙聲道開場並在前12分鐘內,詳細解釋他為何要挺身出來支持的原因,面對全球暖化危機,台灣責無旁貸,並強調,每一度不排碳的電都很珍貴,需要讓核電來幫忙。本刊也特別整理他前12分鐘的詳細內容,給所有想要理解核三為何需要重啟的讀者們參考。

「8月23,核三延役公投,請大家出來投票。咱用選票來嘎政府講,我們需要電,咱贊成核三延役。不管是高科技、小生意。電的成本,品質對產業與對老百姓生活都很要緊!8月23請大家來投票,共同支持核三延役,也是共同來支持台灣的經濟發展跟未來。」童子賢一開場就以台語對所有觀眾們說。

以下為公投意見發表會,童子賢的演說內容:

台電主管,常常講「台灣不缺電」,我同意如果拚命高汙染燒煤炭,使用昂貴又供應不穩定的天然氣,台灣當然不缺電。台灣不止需要電,台灣需要的是:1、 經濟實惠的電,2、高品質、穩定的電,3、降低汙染、不排碳的電。

台灣今年2025年的高科技產品出口仍然十分暢旺。先進半導體晶片製造、AI伺服器製造、AI筆電電腦製造都是台灣的強項,帶動經濟淡季不淡。2025上半年台灣對美出超,已經超越2023年一整年的出超了。但是,上述高科技產品的製造,與及在台灣即將大量設立的的AI運算中心,要實踐的算力即國力的策略布局,都需要大量的、不排碳的電力。

全世界2年內要開徵碳稅,如果台電的發電一直含很高的碳,台灣的企業在產品行銷國際的時候,會面臨被課徵高昂碳稅的威脅,會失去競爭力。台灣跟全世界一樣,推廣電動車的普及應用,可以相當程度用減少燃油車造成的pm2.5空汙,也改善二氧化碳排放。台灣二氧化碳排放來源之中,交通運輸車輛燃油占了12.5%左右的汙染源。

此外,台電2024年發電2,833億度,產生的1.4億噸的二氧化碳當量,這是占台灣54%汙染源。這兩者加總起來占台灣66.5%污染源。因此推動電動車,推動台電的發電減碳,可以從根本來改善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電動車的普及,跟AI中心運算、先進晶片製造一樣。都需要電,尤其是需要不排碳的電。

為了維持台灣的產業競爭力,為了維持台灣的經濟繁榮,台電要充足供應不排碳的電,政府也要爭取主動改革。不要產業推一下台電才動一下有這種被動心態。

最近聽到一種反核論調,說核三延役不重要,說核三發電一年只占6%,發電量很小,所以不值得重視。我認為這是錯誤的見解 ,這6%的電非常重要,尤其這是價格便宜,而且是不排碳的電力,怎麼會不重要?

看看台灣發展綠能多年,風力發電去年只貢獻3.6%,太陽能發電只貢獻5.3%。風力發電跟太陽光電,發展了十幾年,都已經滿山遍野了,但個別的發電量,都不到核三的發電量。

因此這6%不排碳的電,是非常珍貴,怎麼輕易說把它廢除呢?

尤其廢除核二、核三之後,規劃使用已除役的麥寮燃燒煤火力發電廠,跟燒煤的興達火力發電廠,來支援發電,這更是荒謬。

除了核電,我們可以用的不排碳發電,還包括成本低廉的水力發電。這是5、60年前兩蔣年代與30年前李登輝總統擔任台北市長年代所留下來的建設。現在的水力仍可以貢獻台灣2.5%發電,這2.5%也是很珍貴的。

靠著「古老的綠能」的水力發電疊加上去,所謂「綠能」才勉強超過10 %,這就是台灣天然的環境所限制,每一度不排攤的電都很珍貴,因此我呼籲我們透過公投重啟核三,來增加台灣的不排碳發電。

推動綠能的人士有一個很奇怪的思維。他發展綠電不是要挽救地球暖化,不是要改善台灣空汙。很多人推展綠電就是忙著要打擊核電。這態度十分扭曲。我呼籲,地球暖化迫在眉睫,而且台灣為了降低民生電價,為了維持高科技競爭力,為了經濟發展,應該讓核能跟綠能攜手來幫忙。

台灣因為過去錯誤反核政策,付出很高的代價。過去9年政府努力發展綠能,但是台灣碳排越來越高。我們的減碳成績在全世界先進工業國家中,處在後段班、放牛班的地位。

有人可能人以為碳排提高,是台灣這10年來經濟發展導致用電量大幅提升,所以碳排跟著提高?其實不是。台灣在過去10年的用電只成長了11.8%。其實台灣用電成長率在過去10年,低於全世界用電成長的25%。台灣會面臨碳排放逐漸惡化,主要就是因為反核的緣故。

你很難想像台灣曾經有很好的不排碳發電成績,那是在40年前1986年,那時不排碳發電比例是62%。後來到了李登輝總統的年代還能維持不排碳發電在30%。阿扁總統跟馬總統的年代,大致維持在20到22%不排碳發電。

到了2024年,不排碳發電已經降低到17%。每況愈下,令人擔憂。在廢除核三之後,不排碳發電數字更只剩下12.8%。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呼籲全世界碳排必須要在2030年減少42%,才能讓地球避免發生超過1.5度的暖化。而台灣過去20年,正在背道而馳,廢除核電之後,會離減碳這個目標越來越遠。

廢除核電,我們的發電排碳高達87%。這是先進工業國家裡面最糟糕的成績,是一個令人汗顏的成績。

最近8年,政府這麼努力發展綠能。但是是因為台灣先天土地狹窄,發展綠能困難重重。這就是我們必須認清的現實,台灣寸土寸金,珍貴的土地無法承受大量綠能的衝擊。

因此這就是今天說明會的主題,我要請問,為什麼要草率關掉核三的不排碳發電?為什麼要悄悄規劃重啟麥寮火力發電廠、重啟興達火力發電廠呢?為什麼不讓核電跟綠電攜手合作,共同幫助台灣的環境,也共同幫助台灣的經濟呢?

其實不只是台灣,而且全世界都一樣,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的署長,在去年曾經發表談話,如過沒有核能的幫忙,綠能獨木難支,無法單獨對抗地球暖化。要完成這個重大使命,一定要核能來幫忙。

我也曾經說過,台灣的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只有8.9%,這是救不了地球暖化,也無法滿足台灣產業對於不排碳電力的需求,你一定需要要核電的幫忙。

在全世界,發展30年的風力發電貢獻占比是8.1 %,太陽能發電則是6.9 %,兩者合計是15 %。這15 %,雖然比台灣的8.9%高,但是也救不了地球暖化。認清的這個事實,因此過去10年,全世界先進國家又重新認識核能發電對維持經濟發展,與挽救地球暖化的重要性。

因此在2023年卡達舉行的COP28氣候變遷會議,22個主要的工業國家領袖,包括英、法、美、日、韓與加拿大,共同發表聲明,呼籲全球在2050年之前讓核電再增加,成為現在的二倍,全球不排碳電力可以因此增加為30%,可以滿足對抗地球暖化的需要。

在台灣,如果核二、核三存在,馬上可以貢獻額外的10%到11%的不排碳發電。馬上可以把台灣的成績提升兩倍上來,不排碳發電可以上升到24%。台灣因此可以脫離放牛班。我的見解是:每一度不排碳的電都很珍貴,讓核電來幫忙。

相關文章

發表會壓軸擔當!童子賢雙聲道開場 提台灣減碳世界放牛班籲「核綠共存」

公投發表會前被問南方四賤客下車影片 童子賢以「鬼滅之刃」幽默化解

直指火力發電把大氣層當垃圾場 童子賢公投辯論下半場內容大公開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