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報導,這項新材料的應用前景一片光明,未來可望快速投入寶特瓶、環保包裝,甚至傷口敷料等日常產品的製造。這項令人振奮的成果日前已登上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拉曼滿懷信心表示:「我們設想這種堅固耐用、用途廣泛且對環境友善的細菌纖維素薄片將普及到各個角落,讓塑膠從此退場,解環境壓力。」
透過旋轉培養裝置中流體的剪力,拉曼團隊創造出一種突破性的細菌纖維素片,它不僅堅固耐用,更兼具高彈性、卓越的抗拉強度、良好的可折疊性、光學透明度以及穩定的機械性能。為了賦予纖維素更多功能並增強其特性,團隊巧妙地將氮化硼奈米片融入培養流體中,成功開發出抗拉強度更高、散熱效果更佳的混合奈米片。拉曼指出,這項簡單且具規模化潛力的單一步驟生物製程,有望為結構材料、熱能管理、包裝、紡織品、環保電子產品與能源儲存等領域奠定應用基礎。
面對石化產品和難以分解材料日益嚴重的環境衝擊,大家都在尋找更天然、更環保的替代品,在眾多選擇中,細菌纖維素因為在大自然中很容易找到、易於分解的特性,以及對環境友好,所以成為一種非常有前景的生物新材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