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21日一早升空,來到海拔1000多公尺,要查看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現況,沒想到意外發現,原本的堰塞湖,繞一個彎之後, 也有一個小型堰塞湖。季連成:「顏色不一樣,因為它顏色水還不多,距離我們有人的地方大概是15公里。」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那因為這個湖體非常的不穩定,所以它24小時之內應該會沖掉,下來的水位會是50到70公分。」距離溢流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又有堰塞湖形成,對比原先的蓄水量9100萬噸,21日早上形成的堰塞湖,蓄水量只有千分之六、60萬噸,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一旦溢流大馬村首當其衝,還留在村內的23人,緊急進行第一階段撤離。
員警:「因有新的堰塞湖形成並可能溢流,請當心遠離河堤便道。」為了避免溢流災難再度發生,員警開著巡邏車,沿路廣播。居民:「一定會很恐慌啊,老人家本來在睡午覺的,聽到那個聲音就全部都出來了。」
由於17日災變中心才剛進行演練,突然要撤離的隨身物品,不少災民早就能迅速準備好,堰塞湖危機還出現在北邊的秀林鄉。「我覺得如果以堰塞湖的來看的話,它應該是有一點像蓄洪池一樣啦。」季連成到花蓮光復鄉坐陣救災滿三週時間,21日上午挺進太魯閣燕子口,視察立霧溪上游堰塞湖。
水位距離壩頂大約2.94公尺,估計將往下開挖十公尺,讓堰塞湖間接溢流,防止釀災。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有詢問過這個他們需要的工資,我們去問了一下他的這個價錢,是非常高,高到難以想像。」
原本完工後,預計就可以讓湖水流回原本河道,但由於工程有難度,又碰上價格問題,協調所決定要招標工程,確定廠商後才能開始施工,花蓮同時間出現三個堰塞湖,災變中心持續緊盯。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