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起牛小排,白白一塊肥滋滋還會滴油,油脂多到幾乎看不見肉,慘的不只單塊,另兩塊一樣肥油占2/3,肥瘦比例嚴重失衡,女顧客嚇壞,花280元以為誤點控肉餐。
顧客向《鏡新聞》表示:「(牛小排)它也很難切開啊,我想說不然我自己把油切掉,根本也切不開,想說會不會只有前面有,背面可能會有肉,我就再翻過去結果也沒有。」
只是點餐時,明明看到菜單兩條牛小排肥瘦均勻,女顧客卻點到「牛油」,明顯圖文不符,向老闆反映,對方只丟一句「廠商送來的就長這樣」。
直擊被控士林牛排館,鐵門緊閉門口貼字條「臨時公休」,播出前暫無回應。
投訴顧客透露:「店家他早上有私訊我,說要道歉啊、賠償,其實這感覺不是很好,如果他昨天退款我可能會接受,今天有一種公關危機處理。」
和牛專賣店長江坤育分析:「外面一定會有外圍的油和筋嘛,有的土宰場比較沒有去修整(肉),所以你回來一定要再加工,把油和筋去拉掉。」
相比牛小排,肋眼、老饕戰斧,位在牛肋脊骨兩側,肉塊油花豐厚;牛小排結實、帶筋膜口感Q彈;沙朗和菲力是牛的前腰脊,脂肪少瘦肉多;菲力還被封「最嫩腰內肉」。餐廳被控賣肥油牛,消保官提醒,消費者絕對有權利申訴求償。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