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示意圖。(翻攝自pelxels)
國際 2025.07.27 18:46 臺北時間

關稅大限倒數 台灣等掀牌1/日本關稅談判成功關鍵曝 點頭「增加進口美國米」

記者|林郁禎、王筑瑩

日本跟美國談關稅,居然談到台灣了嗎?我們知道這一次,日本獲得15%的超低稅率,關鍵之一就是日本宣布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負責談判的日本代表赤澤亮正昨天表示,這5500億有可能拿來協助台灣企業在美國興建「半導體廠」;雖然他沒有明講,但外媒大多認為,台積電有望成為「投資對象」。

日本承諾要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2兆元,而受惠的不只美國,連台灣也有機會分一杯羹嗎?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26日接受日本媒體訪問時透露,日本、美國與其他理念相近國家正合作打造關鍵產業的供應鏈,並指出這筆資金的受益對象並不限於美日企業。他舉例,如果某家台灣晶片製造商計畫赴美設廠,並採用日本製零組件,或依日本需求量身打造產品,也有機會爭取到這筆投資,但他並未明指是哪家台灣公司。

白宮新聞祕書李威特表示,這些資金將由川普總統自行裁量和指示,投入到能源、半導體、關鍵礦物、製藥和造船等關鍵產業。根據《共同社》報導指出,其實日本與美國在6月中旬就在關稅談判上達成共識,談判的關鍵突破就是日本提出要增加進口美國米,這才成功說服川普促成協議簽署;但在談判過程中,川普辦公桌上的一張圖卡卻引發關注,原本上面寫著投資金額4000億美元,卻被塗改成5000億,半導體項目還被畫上一個大大的叉。外界推測,這顯示川普可能是親自修改談判條件。

另外,雖然日本關稅從原先的25%降至15%,但雙方並未簽署正式文件,如今兩者說法已經出現明顯差異,也引發日本在野黨砲轟。立憲民主黨代表野田佳彥表示:「我感到這份協議非常危險,在沒有合意文件的情況下,未來可能會出現許多雙方解釋不一的地方。」

比如日本主張是從8月1日開始適用15%稅率,但美國這邊卻沒有提到日期。美國表示,日方要每年額外採購數十億美元防衛裝備,但日本並沒有提到具體金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之前就說,如果川普對日本的履行情況感到不滿,關稅隨時可能恢復到25%,也為這場看似雙贏的合作埋下不少變數。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