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機場協會於8日公布一項最新報告,調查範圍涵蓋全球185個國家與地區的2,800多座機場,並分析機場的旅客、貨運與航班起降等詳細資料,進行綜合排名。結果發現,2024年全球航空旅客數創下新高,高達94億人次,相較2023年成長8.4%,更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加2.7%,且僅全球前20名繁忙機場就處理了15.4億人次旅客,佔全球總量的16%。
在總人數排名部分,亞特蘭大機場以高達1億810萬人次摘冠,杜拜國際機場以9,230萬人次位居第2,第3則為美國達拉斯沃斯堡機場(DFW),人流達8,780萬人次;排名4到10分別為日本東京羽田機場(HND)、英國倫敦希斯洛機場(LHR)、美國丹佛機場(DEN)、土耳其伊斯坦堡機場(IST)、美國芝加哥歐海爾機場(ORD)、印度新德里機場(DEL)、中國上海浦東機場(PVG)。
若僅單純計算國際旅客人次,在總人數排名第2的杜拜國際機場躍升為冠軍,排名第2到第5依序為英國倫敦希斯洛機場、南韓仁川機場(ICN)、新加坡樟宜機場(SIN)、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AMS),可謂是大洗牌,且在前十名中,中國僅有香港國際機場躋身於此,排名第9。
值得注意的是,桃園國際機場在2024年的國際旅客人次為4,470萬,雖仍較疫情前的2019年少了7.5%,但較2023年大幅成長27%,也排名從去年的第15名提升2個名次,來到第13名,收穫漂亮成績。
對於本次榜單排名,國際機場協會總幹事艾巴奇(Justin Erbacci)表示,這些數據不只展現航空業的全球規模,「也證明此產業即使在充滿不穩定的世界情勢下,仍然有驚人的韌性持續成長」。艾巴奇指出,在這個快速變化且不確定性高的時代,「可靠的數據比以往都還重要」,不僅能夠幫助機場掌握方向、應對各種挑戰,更能幫助全球機場在充滿變動的環境中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