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7年級生「草莓族」,後有Z世代被稱「躺平族」,如今中國社群媒體出現一批自稱「老鼠人」迅速爆紅,掀起新一波「青年倦怠」的討論。然而,年輕人的消費心態轉變,恐導致中國依賴內需推動經濟成長的策略出現危機。
鏡週刊2025.11.27 18:00 臺北時間
中國躺平族進化成「老鼠人」爆紅!消費模式改寫 經濟學者示警:影響更深
- 記者|鏡週刊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這幾個月「老鼠人」新的群體標籤,迅速活躍在中國社群媒體,總瀏覽量數以十億計。據了解,「老鼠人」意指那些宅在狹小房間、逃避社交、不旅遊、不聚餐、不升級電子產品,把錢花在串流媒體服務、休閒手游、方便食品、平價美妝產品與舒適家居用品上,且長時間躺在床上滑手機的年輕人。
老鼠人爆紅,是時下年輕人自我保護的反應?
社群上的「老鼠人」描述了許多不同的細節,但主題類同,多以晚睡晚起、志向減退、極簡消費、偏愛獨處和線上互動,雖這個標籤看似有輕鬆調侃的意味,但它的流行反映出日益增長的疲憊與沮喪,掀起新一波「青年倦怠」的討論。
由於中國的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年輕人經常抱怨教育成本越來越高,而高強度競爭帶來的回報則越來越少,進而讓年輕人認為「一份穩定的工作、讀研究所、買車、買房和穩步的生活方式升級」,越來越遙不可及,進而延伸「老鼠人」退回到狹小的個人空間、降低期望,似乎成為一種理性的、自我保護的反應。
報導指出,即使中國政府為了促進消費,發放各種消費券與補貼,但仍無法解決核心問題,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面臨的不僅是周期性放緩,更是一代人對何為「美好生活」的重新思考。另外,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駐香港的高級經濟學家Gary Ng在報告中指出,年輕消費者消費欲望的結構性回落,恐會導致「中等價位的產品和服務空心化」,若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中國的長期潛在增長將減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