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科技與海洋大學「雙海合作」,打造海洋牧場。
鏡週刊2025.11.21 18:00 臺北時間

鴻海科技日/製造龍頭鴻海跨界玩咖啡 攜手全家廢渣變寶還種田種珊瑚

台灣人愛喝咖啡,但每年上萬噸的咖啡渣要丟到哪裡去,這問題居然是由鴻海站出來解決。今(21日)登場的鴻海科技日(HHTD25),除了展示台灣製造龍頭最強的電子科技,今年首度出現與全家合作的展區,甚至還有種田、種珊瑚。

今年的鴻海科技日,除了電動車大軍出動,還有不少合作夥伴的攤位。像是今年剛以換股進行策略聯盟的東元電機,以MIH聯盟會員身分亮相,現場展示多款最新產品,像是第三代的扁線油冷電機,能量密度提升3至4倍、體積縮小三成,可用在電動車和無人機,而新的中置電驅橋,可讓中巴與輕型商用車的空間更大、更舒服。

現場展示人員表示,台灣的車輛市場不大,但研發一定要持續做,未來若能跟著聯盟一起出國打市場,發展會更好。

而全家便利商店的展區,則是由咖啡渣做活性碳濾芯、濾網等再生商品,後續也將運用至鴻海廠區內,也可能回到全家門市做淨水處理。

全家便利商店的咖啡渣,由鴻海做成活性碳濾芯。

全家便利商店營業推進部運營支援課課長柳銳昇表示,光是全家便利商店、一年就可以賣出2億杯咖啡、約6,000噸咖啡渣,全台灣大概是11萬噸的咖啡渣,有9成都是焚化掩埋,其實就是垃圾,但咖啡渣其實可以回收再利用。

柳銳昇說,因為咖啡渣含水量高、容易發霉,回收成本也很高,所以雖然已經講了很多年的咖啡渣回收利用,但做不出規模效益,然而在每個環節的科技不斷成熟後,全家今年與鴻海、鴻旭合作,已經可以「轉廢為寶」。

目前鴻海土城虎躍廠的全家門市,一年產出3.1噸的咖啡渣,經特殊乾燥後,交由鴻旭處理,可變身為活性碳濾芯、工業濾網等,未來產品線會越來越多,如果後續效果好,也希望推廣給全台灣的業者一起做環保。

同一展區也可看到鴻海與成功大學團隊的合作,推動生物炭循環利用,透過焙燒技術,打造儲碳文創產品;跟宜蘭大學則是開發咖啡渣再利用可分解農膜,以降低傳統塑膠農膜對環境的影響,連台塑都有派人來看展。

展區還有一個海水魚缸,是鴻海跟海洋大學、尊弘環保公司一起打造的「循環資源海洋牧場」,可以把廢棄建材有系統地回收,轉化成3D列印材料,根據海洋環境的需求,打造適合不同物種生存的魚礁和藻礁。

現場展示人員提到,現在還進化到用水下探測載具結合AI技術,過去要找人潛水去看珊瑚的成長狀態,但遇到東北季風時就難以下海,現在則由機器來幫忙,可以即時觀察珊瑚和藻礁的成長狀態,更好研究如何發展有利於水生動植物棲息與覓食的海洋牧場。

相關文章

鴻海科技日/有感台灣核能政策有轉圜 劉揚偉:用「電力」溝通比「算力」容易

鴻海科技日/鴻海、OpenAI深化合作 奧特曼隔空點火、劉揚偉強調美國製絕不缺席

鴻海科技日/關潤大秀MODEL A 瞄準日本市場主打多元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