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熟悉的老字號防毒軟體品牌趨勢科技,過去一年頻頻出現在各種「打詐」場合。原因是去年12月,趨勢推出防詐應用程式「AI防詐達人」,運用AI分析手機通訊與瀏覽行為,即時偵測詐騙、阻擋可疑的來電與簡訊,目前累積超過百萬下載量。
產品上線即將滿一年,「AI防詐達人」每月平均阻擋逾1,700萬個可疑連結,以及約6萬通詐騙來電。趨勢科技也接受本刊專訪,分享從資安病毒防護專家,變身「防詐達人」,究竟看準哪些因應詐騙而生的新藍海?
企業熟悉的老字號防毒軟體品牌趨勢科技,過去一年頻頻出現在各種「打詐」場合。原因是去年12月,趨勢推出防詐應用程式「AI防詐達人」,運用AI分析手機通訊與瀏覽行為,即時偵測詐騙、阻擋可疑的來電與簡訊,目前累積超過百萬下載量。
產品上線即將滿一年,「AI防詐達人」每月平均阻擋逾1,700萬個可疑連結,以及約6萬通詐騙來電。趨勢科技也接受本刊專訪,分享從資安病毒防護專家,變身「防詐達人」,究竟看準哪些因應詐騙而生的新藍海?
趨勢科技行銷部協理陳亭妏表示,趨勢最早於2018年就推出防詐解決方案,首款「防詐達人」是架設在LINE上的聊天機器人。去年擴大推出應用程式,根據趨勢今年Q3財報,以防詐為主的非裝置防護業務,營收年增率來到38%,「它肯定是帶動下一波消費性資安成長的非常大動力,這也是為什麼趨勢願意先投資。」
她進一步說明,不同社群途徑的詐騙,最後往往會引導潛在被害者點擊連結,而趨勢過去30年累積的核心技術就是評比網站的安全性,「當網頁被納進詐騙的一個環節,技術而言並不是一個新的領域。」
趨勢科技產品管理部協理沈政彥補充,趨勢擁有全球性的營運團隊,專責蒐查潛在具有危害性的病毒和網頁,因應產品線也新增了「詐騙情境」範疇。例如團隊近期發現,詐騙集團藉iPASS MONEY與LINE Pay結束合作的時機,假冒一卡通公司,以「資料更新」、「帳戶異常」等名義,騙取用戶個資。
「資安領域常講『感測和控制』,套用在詐騙上,先是判斷出是不是有詐騙意圖,接下來就是要怎麼樣跟使用者互動會有效。」陳亭妏表示,信箱、電話號碼、網路連結的比對技術和數據庫,是趨勢既有的優勢;至於用戶溝通層面,趨勢則觀察對消費者來說,病毒攻擊只是數位足跡裡的小問題,大眾現在更在意的問題正是詐騙。
也因此,有別於多數同業將防詐功能加進原來的軟體,趨勢選擇將「AI防詐達人」獨立成一個產品線,「使用者在用手機的App,需要的不是一個包山包海的東西。那我們認為現在最受關注的議題就是詐騙,趨勢就希望給消費者一個最切中痛點的方案。」陳亭妏表示。
除了來自消費者端的訂閱費用,陳亭妏透露也有企業批次採購「AI防詐達人」給予VIP用戶使用。此外,趨勢也與不同單位洽談合作方案,像是日本信用卡組織JCB以API串接部分功能;英國防詐組織Cifas則與趨勢合作開發獨立的應用程式。
這些國際組織不只是趨勢的客戶,同時也是防詐夥伴。沈政彥表示,詐騙集團化,防詐也要「打群架」。舉例來說,Cifas在英國具有龐大的會員影響力,能將趨勢的防詐和身份驗證工具,透過其金融組織網絡,提供給英國人民使用。
「詐騙這件事情,不是單一廠商就可以克服的,它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人性的問題。」陳亭妏從生態鏈的角度分析,包含容易成為詐騙訊息渠道的電信業者,以及掌握最後一哩金流的金融業者,近年都積極投入防詐。
陳亭妏表示,這其中有部分單位可能自建平台,有些則是趨勢作為技術商,正在討論合作的對象,「他們某種程度可能是我們的競爭者沒有錯,但是我覺得共同的最大競爭者還是詐騙集團!」
相關文章
總統府出面駁斥媒體綠能相關報導 讓人意外窺見賴總統心中的「佛地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