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通商Baker McKenzie與中華民國仲裁協會舉辦研討會,探討全球局勢動盪下,仲裁如何成為企業風險管理與國際爭端解決的工具。
鏡週刊2025.11.06 12:20 臺北時間

地緣政治重塑全球秩序 仲裁成台商國際競爭新武器

由中華民國仲裁協會(CAA)與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Baker McKenzie 台北)共同主辦的「2025台灣仲裁週:地緣政治與仲裁專題研討會」11月5日在台北、11月6日在高雄登場,聚焦「地緣政治與仲裁」主題,探討企業在全球政經局勢動盪下,如何透過仲裁降低風險、穩定布局。

Baker McKenzie台北、新加坡、香港與馬來西亞的仲裁專家齊聚,分享最新國際仲裁趨勢與實務案例。執行合夥律師黃麗蓉指出,隨著地緣政治緊張與供應鏈重組風險升溫,仲裁協議已成為企業維持交易穩定的重要機制。該所的全球爭端分析顯示,2025年企業主要風險仍集中在供應鏈中斷、人工智慧、ESG議題及併購後整合。她強調:「仲裁條款不是附屬文字,而是企業在不確定世界中的保險。」

黃麗蓉指出,仲裁不僅在爭端發生後發揮作用,更是企業風險管理的前線。企業應於契約設計階段納入明確的仲裁條款,規範仲裁地、適用法及程序,以確保跨境交易爭議能迅速處理並維持商業穩定。

Baker McKenzie合夥律師湯東穎則提醒,面對貿易戰與地緣政治壓力,企業須善用國際投資協定保障海外布局。透過妥善設計投資架構,將投資納入國際協定範圍,可在地主國政治風險下訴諸中立仲裁,避免非法干預,確保投資利益。

此外,能源轉型帶來的高風險與高機會亦是焦點。資深顧問周彥廷指出,後疫情時期的再生能源專案面臨供應鏈與價格波動挑戰,若政府對既有制度溯及既往修改,恐引發國際仲裁爭端。

Baker McKenzie來自新加坡、香港及馬來西亞的專家也分別介紹各地仲裁制度優勢。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SIAC)具高效率與中立性;香港採聯合國示範法架構,並允許在中國申請臨時措施;馬來西亞則以亞洲國際仲裁中心(AIAC)為核心,結合低成本與高效率特點。

黃麗蓉強調,台商在全球化與地緣政治風險並存的環境中,應提早透過契約設計、條約規劃與仲裁制度選擇建立法律防線。「唯有提前布局,企業才能在不確定的國際局勢中維持穩定與競爭力。」

相關文章

非洲豬瘟只懲處2基層人員! 台中市府否認:不是「只有」

趙少康大罷免亮票2次 檢認「故意的」求重刑

發布新形象照爭取藍提名 新北副市長劉和然:我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