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戶兵庫縣1名17歲的女高中生耳多朵出狀況,害她成績一落千丈。示意圖(Pakutaso提供)
鏡週刊2025.11.06 16:40 臺北時間

「無法判讀物理老師聲音」日高中女學霸期末考剩2分 就醫才知代誌大條

日本神戶兵庫縣1名17歲的女高中生中村知子(化名),去年4月入學不久後,驚覺自己「只有物理老師的聲音聽不清楚」。父母、朋友及其他老師的聲音都能聽懂,唯獨這位5、60歲男性教師的講課聲,彷彿「聽進耳裡就消失」。

《共同社》報導,中村形容「聲音是聽得到的,但無法理解成語言」。她因此無法跟上課程,期末考僅拿2分,讓過去學業名列前茅的她深感挫折。之後,她在網路上發現與自己情況相符的症狀「聽解困難症」(LiD,Listening Difficulties)。該症狀患者聽力檢查正常,但因大腦處理語音時出現障礙,導致在嘈雜環境或面對特定音色時,雖聽得到卻聽不懂。研究顯示,全球約每100人中就可能有1人受影響。

確診後,中村向學校申請錄音課程並以文字轉錄App輔助學習,但最初遭以「侵犯其他學生隱私」為由拒絕。她與母親歷經5個月奔走,向學校與教育委員會反覆說明LiD的特性與需求,最終獲得准許。今年3月,她首次在物理課上使用轉錄App,驚訝地發現「老師的聲音終於能進到腦中」,重新理解了課程內容。

然而,類似遭遇並非個案。媒體調查147名患者及家屬後發現,過去1年內約2成的人曾在學校或職場遭遇拒絕協助的情況。有人被禁止使用降噪耳機或文字轉錄工具,理由包括「外觀不合宜」或「他人會覺得奇怪」。

近畿LiD/APD(聽覺處理障礙)當事者會代表渡邊歡忠指出,日本直到2024年才制定診斷指南,社會對LiD仍極度陌生。「政府與學校總說『沒有前例』,但沒有前例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他呼籲社會理解,「合理調整並非特權,而是讓患者能與健聽者站在同一起跑線的必要措施。」

渡邊強調,LiD並非罕見疾病,「可能就有你身邊的人正面臨同樣困擾」。他呼籲大眾,在面對提出協助需求的人時,「不要急著拒絕,而是先問一句:『你是怎麼聽到聲音的?』從對話開始理解,才是最好的支持。」

相關文章

台灣水果王國當之無愧! 外媒激推1零食「搭飛機首選」

又打臉!「關鍵獸醫佐」3點聲明澄清 控中市府非洲豬瘟報告錯誤百出

TWICE演唱會11/22起連2天登場 高鐵加開「夜間北上列車」11/8起開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