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1萬元現金於5日開放分流登記入帳,民眾可選擇「ATM領現」、「郵局領現」、「特定族群直接入帳」及「特定偏鄉造冊發放」等方式領取。不過,現金尚未正式發放,詐騙集團卻已搶先出招。有民眾誤信詐騙話術,依指示操作,最終慘遭詐走逾300萬元。
鏡週刊2025.11.06 14:20 臺北時間
詐團冒充郵局、檢警聯手演戲 他誤信普發1萬被盜領!300萬飛了
- 記者|鏡週刊
詐團假冒郵局來電 稱「有人冒名領普發1萬」
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詐儀表板」近日公布一起最新詐騙案例,有民眾接到自稱「郵局」的來電,對方語氣嚴肅、態度專業,甚至準確說出他的姓名,讓他放下戒心。對方聲稱:「有人盜用您的身分證去領普發現金1萬元!」聽完後大驚,急忙否認有做過此事。
轉接「刑警」與「檢察官」 詐團層層設局
詐騙話術隨即升級,電話被轉接至自稱「刑警」的男子,他以洗錢案為由,進一步恐嚇婦人,還表示將「聯絡檢察官」處理。沒多久,民眾便接到一個名為「陳彥章」的LINE帳號加好友,對方自稱檢察官,語氣權威,指稱:「我們查到您的帳戶被盜用,還有人用您的帳戶資金購買黃金,這些黃金可能涉及贓款,我們要鑑定來源。」
假檢察官派人收金鑑定 25兩黃金一去不回
對方進一步表示將派人前往收取黃金「進行鑑定」,他雖有些不安,但因詐騙集團掌握個資與證號,最終仍選擇相信。當天下午,一名身材高瘦的男子出現在家樓下,自稱受「檢察官」指派前來收取黃金。隨後他交出重達25兩、價值約300萬元的黃金後,男子隨即離開。
直到傍晚,當他試圖聯絡「檢察官」詢問進度時,才發現LINE帳號已消失、訊息全被刪除,電話也成了空號,這才驚覺自己遭詐。
警方呼籲:檢警不會收取金錢或貴重物品
警方提醒,「檢警不會以任何理由要求民眾交出存款或黃金」,更不會要求配合「鑑定資金流向」。民眾若接到類似電話,應立即掛斷,並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切勿被對方的專業話術與恐嚇言詞誤導。
內政部呼籲,詐團近年常利用「普發現金」「洗錢防制」等名義行騙,手法愈趨真實化,提醒民眾務必提高警覺、不要輕信來歷不明電話,以免一生積蓄化為烏有。
相關文章
謝侑芯猝死前3天「閨密熱舞」影片遭質疑 她發文澄清:沒去過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