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飛機上電子設備的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關注,特別是公共交通工具上行動電源自燃的意外時有所聞,各大航空公司對含有鋰電池的電子產品規範也愈來愈嚴
鏡週刊2025.11.03 16:20 臺北時間
立榮航空禁止藍牙耳機託運 星宇華航表態了
- 記者|鏡週刊
為什麼藍牙耳機及充電盒禁止託運?
立榮航空率先出招,宣布全面禁止旅客將藍牙耳機(含充電盒)放入託運行李。理由是由於藍牙耳機的充電盒具備自動充電機制,在託運過程中會保持待機狀態,違反電子設備必須「完全關閉」才能託運的嚴格要求。立榮強調,藍牙耳機充電盒內的鋰電池性質與行動電源類似,一旦在貨艙中遭遇碰撞或溫差變化而短路,極可能引發火災風險,為了所有人的飛行安全,旅客只能選擇手提或隨身攜帶上飛機。
其他台灣籍航空也紛紛跟進或提醒旅客,台灣虎航態度堅決,明文規定所有含鋰電池的小型個人電子設備,例如藍牙耳機或手持電風扇等,一律不准託運。而華信航空雖然僅以建議形式提醒旅客,因充電盒在待機時仍會持續供電,最好隨身攜帶,但也表示正在審慎評估是否要全面比照其他同業,改為嚴格禁止託運。
相較之下,星宇航空和中華航空的政策展現較大的靈活性,雖然目前並未特別針對藍牙耳機設限,但旅客若需託運含鋰電池的設備,務必確保電池符合國際測試標準,並採取足夠的防護措施,將設備徹底關閉。至於華航,則明確要求行動電源和備用鋰電池一律禁止託運,旅客應將其放置於隨身行李中並包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