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AI時代所需的龐大算力與電力,經濟部長龔明鑫今(29)日表示,目前電力供應的首要關鍵在於所有新的發電廠,尤其是天然氣發電廠要準時上線,就足以支持台灣高科技產業在2032年前的發展需求。
鏡週刊2025.10.29 17:40 臺北時間
AI電力需求大增 經濟部:2032年前供應無虞的關鍵是「這件事」
- 記者|鏡週刊
由外貿協會與GESA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共同舉辦的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Net-Zero Taiwan」,今(29)日起至31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舉行。
今年共有450家業者、使用近1,600攤位,還有來自18國的參展廠商,包括英國、丹麥、荷蘭、比利時4個國家是組團參展。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表示,AI時代算力就是國力,而算力憑藉電力而來,電力被視為21世紀的新石油,一方面要創造新電力,一方面又要節能減碳,這兩大面向都是台灣廠商擅長的領域,今年展示太陽能、風力、儲能技術,還有地熱、氫能、海藻等最新的綠能技術。
GESA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共同主席、友達能源事業群總經理林恬宇表示,面對全球淨零轉型與能源結構重塑的浪潮,能源轉型已刻不容緩,低碳能源的取得與應用、強化多元低碳能源布局,是產業能否維持國際永續競爭力的關鍵。
龔明鑫也在立法院受訪時提到,政府對於發展AI所需的電力供應,已進行周延的規劃與審慎的估算,公私部門的算力都有估算,像是大型資料中心、超級電腦,或是半導體產業升級衍生的算力攀升,已納入至2032年之前的整體電力供需估算規劃之中。
龔明鑫表示,目前電力供應的首要關鍵,在於所有新的發電廠,尤其是天然氣發電廠的建置進度,必須按照既定的時程,如期、如質地投入上線營運,只要這些重要的天然氣機組能按時並順利地併網發電,2032年之前的電力供應便能確保無虞,足以支撐國內AI產業的蓬勃發展。
至於2032年之後的電力供應藍圖,經濟部將持續進行長期且滾動式的佈局規劃,包含加速推動再生能源發展、強化電網韌性以及導入節能技術等多元策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