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越提醒環境荷爾蒙常見於塑膠容器等日常用品。(示意圖,photoAC)
鏡週刊 2025.10.25 10:40 臺北時間

環境毒素肆虐!從罐頭到沙發全被污染 醫師傳授保命簡易秘訣

記者|鏡週刊

高雄初日診所院長李唐越近期曾發文警示,體內累積過量的「環境荷爾蒙」會擾亂內分泌系統。這些有害物質常見於一次性包材、罐裝食品和塑膠容器中,其中,具致癌性的「戴奧辛」主要源自塑膠燃燒,可能滲透至周邊土壤、雨水,進而汙染食物,最終被人吃下肚。李唐越強調,這些環境毒素可能干擾人體正常的荷爾蒙合成,削弱或抑制其作用,其中部分劇毒物質甚至可能導致癌症等嚴重健康問題。

李唐越提醒,日常生活中許多物品皆可能潛藏環境荷爾蒙的風險,包括床墊、沙發、食品、保養品、罐頭、塑膠製品等,環境荷爾蒙藉由空氣、水、食物等多重管道進入體內,日積月累下引發內分泌系統的失調。他建議民眾必須降低對塑膠用品的依賴,透過補充維生素 A、B、C、E,來抵禦這些潛在的環境危害物。

環境荷爾蒙種類繁多,以下6項特別需要警惕。首先是常見於家具中的溴化阻燃劑(BFRs),它因高脂溶性可能對胎兒及青少年的生長構成威脅。其次,具備防水防油特性的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廣泛用於不沾鍋、防水塗層和食品包裝;由於其在體內半衰期長達 4 到 5 年,易於累積,研究已發現它能透過胎盤進入嬰兒體內。

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常被用作食品防腐劑,而雙酚A(BPA)則多見於罐頭內襯,用以防止金屬腐蝕。我們日常接觸的塑化劑(Phthalates),常添加於部分塑膠製品(PVC)中,會緩慢釋放並被身體攝入。最後,毒性最強的戴奧辛(Dioxin),主要源於塑膠廢棄物燃燒,並多經受汙染的食材進入人體。它被列為已知人類致癌物質,長期暴露不僅損害免疫、神經和內分泌系統,更可能影響生殖功能。

為降低環境荷爾蒙的危害,李唐越建議可以從幾個生活小細節做起,首先盡量把家裡的塑膠容器換成玻璃製品,特別是熱食或微波時,尤其應嚴格避免使用塑膠製品盛裝高溫食品或進行微波加熱,若無法避免,則建議優先選用標註「1號、2號或5號」的塑膠製品,以防範塑化劑滲出。此外少吃罐頭和加工食品,這樣就能減少吃進雙酚A或羥基苯甲酸酯的機會。

除了上述之外,培養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也至關重要。建議多攝取維生素A、B、C、E,並維持充足的水分攝取,多吃深綠色蔬菜及十字花科蔬菜。飲食上要少碰肥肉,烹飪時記得瀝掉多餘油脂。同時,務必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與清新,養成勤洗手的衛生習慣,同時留意減少與環境荷爾蒙的接觸,如:新買的衣物務必先洗再穿,慎選日常清潔與護膚品。

相關文章

「內褲太花俏」危害小兄弟! 泌尿科醫「3訣竅」挑男性內在美

提神變毀腦!學生、運動員最愛「一飲料」 科學期刊示警:摧殘身心

全球首例!8公分蟲蟲在婦女大腦中蠕動噁爆 突健忘、憂鬱症加劇都是因為牠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