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雙十國慶演說聚焦於台灣內政,包含經濟、國防,也提及台灣人自主行為獲國際關注。(鏡報李智為)
鏡週刊 2025.10.10 12:00 臺北時間

國慶演說拋「經濟3策略、國防3目標」 賴清德兩岸篇幅縮短

記者|鏡週刊

總統賴清德今日發表雙十國慶演說談話,大篇幅提及台灣產業的亮眼表現,政府也會持續支持,並提出三大策略確保競爭優勢;另一較大的篇幅提到國防預算「三大目標」,強調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兩岸基調部分以二戰終戰80週年為基礎,以民主台灣之姿,喊話中國體現大國責任,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穩定;兩岸篇幅較去年縮短,未提及互不隸屬,強調台灣在國際關鍵地位。

「今年是台灣民主化歷史性的一年!」賴清德今(10日)發表國慶談話,上個月、9月10迎來歷史的一刻,台灣解除戒嚴天數,正式超越了令人窒息的戒嚴統治天數,這象徵著台灣徹底揮別威權體制的陰霾,迎向民主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賴清德表示,我們不會忘記,無論是團結抵禦侵略的血淚,或前仆後繼為了追求民主自由、實現主權在民的無私犧牲,那些曾經與這塊土地交織的故事,都是我們共同的記憶。而歷經辛苦的「民主台灣」正式台澎金馬2,300萬人在這個世界最明確的定位。

賴清德提及,當前全球均遭遇劇烈變化與挑戰,台灣也不例外,除俄烏戰爭、中東局勢動盪及中國持續軍事擴張,經濟與產業方面尚,也有美國關稅政策所帶來的衝擊。不過台灣並未擊倒,反而創造台灣經濟成長率上調至5.1%,為亞洲四小龍之首,亦超越中國。

台灣除在出口金額持續創新高,就業狀況也是25年來最好,股市連6個月上漲,站上27,301歷史高點,台股市值更超過3兆美元,成為全球第8大股市。外匯存底也首度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創下歷史新紀錄。「這些,都是台灣人民的共同成就!」

賴清德表示,總統的使命為就是要守護這些寶貴的資產,運用它們來提升台灣乃至全球的產業及經濟發展,為台灣人民及全世界創造更好的生活福祉。「當然,我們也絕對不會忽略,國際變局中,各項艱鉅的挑戰,為不同產業、不同領域、不同背景的族群所帶來的風險。」

賴清德稱,會全力協助傳產、中小微企業、受薪家庭及農漁民朋友,故政府除已提出930億元關稅影響支持方案以協助度過難關,也將每年投入上百億元幫助中小微企業,導入AI人工智慧,邁向數位、淨零升級轉型,來因應挑戰;至於傳統的工具機、螺絲螺帽及比較辛苦的個別產業,也會分別提出對策,積極協助提升競爭力,開拓市場。

「變動的年代,也是機會的年代」賴清德指出,台灣經濟的經濟表現世界有目共睹,我們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既不可能被撼動,更不可能被取代。面對變局,我們要把握機會、勇敢布局,別走回頭路,要更積極地向世界前進,一個確定的台灣,將是不確定的世界,一股重要而且可靠的穩定力量!

賴清德雙十國慶演說聚焦於台灣內政,包含經濟、國防,也提及台灣人自主行為獲國際關注。(鏡報李智為)

未來會採取三大策略確保中華民國台灣的競爭優勢,首先「擴大投資,深耕台灣」,行政院已將「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延長到2027年,不只擴大適用產業、放寬讓全球海外台商與外國人投資企業適用,政府也持續優化投資環境,新增貸款額度7,200億元,招商引資加碼投資台灣,預估可帶來1.2兆資金與8萬個就業機會。

同時政府啟動「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以公私協力的創新做法,鼓勵民間充沛資金投入公共建設,擴大建設經費規模,在全國各縣市同步推動水、電、居住、教育、醫療、文化、觀光、交通等關鍵基礎建設,滿足區域民生育樂所需,讓產業發展與生活圈相輔相成,達到「均衡台灣」的目標。

第二為「深化國際經貿合作,布局全球」,台灣與英國今年在「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的架構下,進一步簽署了「投資」「數位貿易」及「能源與淨零排放」等3項領域協議,這標誌著台英經貿關係進入新的里程碑,展現雙方對高標準國際經貿規範的承諾,為彼此在科技和先進製造等戰略性產業的合作,奠定基礎。

賴清德強調,未來台灣也會秉持互利互惠原則,和更多友盟國家簽署雙邊經貿合作協議,並且積極進行對美對等關稅談判,爭取合理的稅率,解決台美貿易逆差,以及深化台美產業合作,讓台灣經濟發展鏈結國際,大步向前。

第三「打造護國群山,厚植台灣產業實力」,因應數位化時代的來臨,我們要推動「AI新十大建設」,除了讓台灣成為全球前五大的算力中心,也要積極投入量子科技、矽光子與機器人等三大關鍵技術的研發,協助百工百業導入AI工具,並且推動AI在各領域的應用,讓台灣邁向全面智慧化的時代,更繼續在全球科技發展上,站穩領先地位。

賴清德直指,我們也要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不僅留住台灣百兆資金,更要吸引國際資金投資台灣,促進金融產業發展,創造優質的工作機會,壯大台灣。生技醫藥產業是國家關鍵產業,已經納入「國家希望工程」,並朝向涵蓋保健、預防、診斷、治療、照護的精準健康方向發展,建構國家長遠競爭力,以及增進全民健康福祉。

至於明年「國家感染性疾病資源庫」將完工,台灣會持續跟各國在生技領域加強合作,並藉由政府編列百億元預算的「投資智慧醫療創新創業計畫」,鼓勵更多企業投入創新研發,擴大投資,推動生醫產業成為兆元產業,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

賴清德提及,「運動部」的成立,要讓每一位選手都能得到國家充分的支持,同時也照顧年輕世代,推動高中職全面免學費、私立大專院校每年3.5萬元學雜費補助,支持15到30歲青年赴海外追夢的「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也已上路。政府也提供租屋族補助、推出「0-6歲國家一起養2.0」與明年「長照3.0」就要上路等。

「今年也是二戰,終戰80週年。」賴清德強調,民主台灣是印太和平穩定的樞紐,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將致力維持現狀,守護台海和平穩定,促進區域繁榮發展,同時期待中國能體現大國的責任,停止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以及二戰歷史文件,並且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台海現狀。

賴清德今年國慶談話的兩岸篇幅大量縮減。(鏡報李智為)

賴清德表示,「我要向國人和國際社會宣示:今年底將提出國防特別預算;明年度,我們的國防預算,按照北約標準,將超過GDP 3%;並且也會在2030年前,達到GDP 5%,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強調國防支出是有有應對敵情威脅的明確必要,也是發展國防產業的動力。

因此會透過新的國防預算達成三大目標,「加速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台灣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嚴密防空系統,為台灣編織保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的防護網」;「加強引進、結合高科技及AI技術,建構智慧化防禦作戰體系,發揮不對稱戰略的嚇阻效能」。

最後為持續投資國防創新科技,與先進國家軍工產業合作,厚植國防與軍工產業的實力,透過在地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深化本土供應鏈,台灣可以加速產業升級,強化軍備韌性、提升國防工業能量,進而成為友盟信賴的安全合作夥伴,共同排除紅色供應鏈,為自由民主國家建立國防信任,一起建構守護自由民主價值的堅強防線。

賴清德也提及,政府透過「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努力,凝聚了政府與民間、中央與地方更強大的力量,並整合災防與防衛,來強化軍民之間的協作能力,也持續我們也持續加強民力訓練、能源、醫療、資通網絡、金融等韌性,全面提升對各項危機的應變能力。

「我要強調,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需要每一分力量。」賴清德提及,上個月發布最新的《台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內容涵蓋各種天災、甚至軍事侵略等極端情境的應對策略,這本手冊將逐步推廣到家家戶戶,因為唯有全民參與,自助助人,台灣才能有更強大的韌性,因應各種挑戰。

最後,賴清德感謝海外僑胞自主募款,讓時代廣場再度亮起「讓台灣參與」「團結會更好」的廣告,也感謝「鏟子超人」不遠千里前往馬太鞍溪堰塞湖救災,「現在,讓我們一起感謝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救災超人、外國朋友,也感謝軍警消、中央和地方投入救災工作的同仁們。」

賴清德感性地表示,這場自發性的全民運動,在世界上絕無僅有,也讓全球人記得:「台灣,那一個小小多山的國家,何等的有愛心,是何等偉大啊!」未來他將會帶領國家,團結一心,無畏風雨,不怕挑戰,勇敢向前,邁向更美好的明天,「台灣加油!中華民國加油!中華民國台灣加油!」。

相關文章

以色列批准「加薩停火協議」含釋放人質 納坦雅胡:處關鍵時刻

輝達落腳北士科卡關 賴清德:中央能幫的一定全力幫

館長嗆斬首賴清德遭送辦 卓榮泰曝政府態度:法律應制裁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