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發展是隨著技術跟隨著企業落地的程度,指數性地成長。可以預期明年AI發展一定會比今年、甚至再跟去年比,愈來愈快速。其中的最大差異點,其實來自於我們跟AI的人機協作方式。」科科科技(KKCompany)旗下雲端技術品牌Going Cloud的GenAI解決方案架構師林煒恩,在今(1)日與國際研究機構IDC共同舉辦的AI趨勢論壇上表示,AI的演進已從過去的AI助理(AI Assistant),在大約2年期間,走向能感知環境、整合工具並採取行動的AI代理,今年更出現多個代理協同作業的「多代理系統(Multi-Agent System, MAS)」。
林煒恩解釋,多代理系統就像建立一支各司其職的專業團隊,每個AI代理有它在特定領域的自主性,就像日本的職人精神,可以精進專長的功能。當單一AI代理無法完成任務時,還能將任務分派給其他AI代理,共同協作複雜的跨部門工作。
然而,實際接觸10多家金融業,科科科技企業數位轉型解決方案暨Going Cloud總經理黃柏淞發現,AI落地過程充滿挑戰。
「我們現在有點像是進去救火的,救火隊在這裡。」黃柏淞觀察,金融業需要全面、多維度的管理與執行平台,而非零散的點狀工具。早期單點導入的AI客服或流程機器人,系統彼此獨立、資料無法互通,容易形成一座座「AI孤島」,「一旦遇到要跟人家對接的狀況,就直接爆掉了。這是一個我們現在也滿痛的問題。」
金融業的痛點不僅於此。根據Going Cloud與國際研究機構IDC的調查,企業導入代理式AI面臨3大挑戰:財務預算與實質效益的衡量、資安與隱私疑慮,以及員工的知識培訓。
黃柏淞補充,法規遵循是金融業不可逾越的紅線,「第一個是如果用雲的話,雲必須要在台灣有落地;第二個就會機敏資料必須要識別化。這兩件事情是最一開始的先決條件,你沒有滿足基本上就不用做。」
為解決這些痛點,黃柏淞表示,Going Cloud的策略是提供一條龍的顧問式服務,從底層的雲端架構規劃、合規性設定,到上層的多代理平台建構,提供7x24小時的維運服務。他指出,未來將是「多代理、統一平台」引領發展,「金融業要一直走在最前面,絕對不可能讓單點的AI Agent,拖累整個平台的發展。」
相關文章
助力東方風能擴張離岸風電業務版圖 永豐銀挺身而出承辦工程船聯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