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陸續志工表示回來後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甚至傳出有人因橫紋肌溶解症住進加護病房。(本刊資料照)
鏡週刊 2025.10.01 17:00 臺北時間

「鏟子超人」救災後病倒!石崇良喊話別逞強 多補水、注意排尿顏色

記者|鏡週刊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重創光復鄉,吸引全臺志工變身「鏟子超人」自發前往光復,投入清淤修復。不過,近日陸續有人表示回來後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甚至傳出有人因橫紋肌溶解症住進加護病房。

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出席疾管署公費流感新冠疫苗開打記者會時受訪表示,疾管署對收容中心等達百人以上的場所均有密切監測,目前確有流感個案回報,但多為輕症,尚未出現集體腹瀉,當地醫療量能尚可因應,部立醫院與醫師公會團體也已陸續支援,協助分擔。他指出,救災過程中也有志工受外傷,若出現傷口可前往設置的6處醫療站處理,並接種破傷風疫苗。

至於有志工因橫紋肌溶解症住進加護病房的傳聞,石崇良提醒,在炎熱天氣下長時間進行高強度肌肉運動,容易造成肌肉過度使用和脫水,須特別注意補充水分與休息。 若志工體力或肌耐力並不習慣長時間勞動,「也不要太逞強」。橫紋肌溶解症典型症狀包括肌肉疼痛、無力、茶色尿等,嚴重時可能傷及腎功能,建議隨時補充水分,注意排尿顏色。

此外,石崇良也呼籲志工在救災期間要注意「三保」:裝備保護、飲食保護、清潔保護,他提醒飲水必須煮沸過或飲用瓶裝水,避免食物放太久,手部衛生要做好; 同時,志工如出現肌肉疲勞、僵硬、疼痛等異常症狀,應儘早休息或就醫。

相關文章

鍾沛君「便當餓死說」惹議 自家立委看不下去:了解狀況再來做評斷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元凶曝光!山體崩塌深達403公尺 河道被墊高50公尺

鏟子超人意外挖到「出土文物」 屋主秒脫口邀喝珍藏高粱酒!網笑:救災變考古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