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特尼克強調,中國已毫不掩飾地表明要奪取台灣,而台灣目前距美國9,000英里、距中國僅80英里,讓美國感受到供應鏈風險。他指出,台灣生產了美國所需95%的晶片,雖被視為「矽盾」,卻同時構成威脅。他說:「我們保護你們,但如果要我們繼續保護,你們就得幫助我們達成合理的自給自足。」
根據盧特尼克說法,美台正討論晶片生產比例承諾,從目前95%集中在台灣、僅2%在美國,逐步調整至「五五分工」。他表示,美國仍將根本上依賴台灣,「因為沒有那另一半我們活不下去」,但若能掌握一半產能,就能在危機中具備更多行動能力,不必仰賴空運或海運晶片。
盧特尼克上任時,美國本土晶片自製率僅約2%,他設定的目標是在任期內提高到40%。外界認為此舉難度極高,需要超過5,000億美元投資,並建立完整供應鏈。他坦言,這不僅仰賴美方政策,也需要台灣參與,「讓台灣同意參與,就是川普政府的魔力所在。」
目前台積電(TSMC)已在亞利桑那州建設兩座晶圓廠,且承諾5年內投資1,000億美元,包含研發與封裝設施。不過,台灣政府強調將依循「N-1政策」,確保最先進製程留在台灣。外界關注,是否會把2奈米技術移往美國,仍未有定論。
此外,台美貿易談判也持續推進,台灣已於9月起實施對等20%暫行稅率,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表示,雙方正等待美方安排總結性會談。盧特尼克則重申,美台「重大協議」即將到來,他預期很快就能與台灣展開具體磋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