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于慧希望「金色三麥」的啤酒,能帶給大家「開心、放鬆與分享」的心情。
鏡週刊 2025.09.26 18:00 臺北時間

不要叫我「女」釀酒師!金色三麥釀酒師詹于慧 從研究微生物到釀出冠軍啤酒之路

記者|鏡週刊

在金色三麥偌大的廠房裡,詹于慧穿梭在不鏽鋼桶與溫控儀器間。她的動作俐落、眼神專注,像科學家,同時也帶著設計師般的敏銳直覺。這位首席釀酒師兼廠長,要管理50名員工,腦中始終惦記的是:「下一杯酒,該如何帶給人快樂。」

10多年前,詹于慧還是藥學系的研究助理,一次到西班牙參加應用微生物研討會,原本發表的是「生蠔引起腹瀉」的研究,卻意外看見其他參展攤位在討論如何讓食物更美味,這是她第一次品嘗到生火腿與新鮮乳酪,也讓詹于慧突然意識到,微生物不只能用來醫療,也能帶來風味與愉悅。

金色三麥在世界五大啤酒比賽多次摘金,截至2025年已累計74座獎牌,是首個達成此紀錄的亞洲啤酒廠。因實力深受肯定,詹于慧屢次獲主辦單位邀請,前往美國、日本擔任啤酒賽事評審。

回台後,詹于慧看到釀酒廠的徵人啟事,心想「釀酒就是養菌,這我會啊!」於是投身金色三麥,成為她人生第二份工作,也是一待就再也沒離開的地方。在德國進修期間,她報名Brew Master Course的課程,不只學釀酒,還學習「挖井找水」,讓她徹底理解啤酒背後的產業鏈,以及啤酒好喝的靈魂最後還是得回歸「基本功」。

詹于慧希望設計出好喝又能展現台灣特色的啤酒。

詹于慧(前排右二)遠赴德國進修,除了學習更多技術,也讓她對台灣精釀啤酒的產業發展與未來道路有更清晰的想法。

「就像大腸包小腸,核心食材品質要好,不是靠多加花樣。」因此詹于慧堅持,先把最常見的拉格做好,再去談風味延伸。也因這份紮實,回台後她才能更精準地定義台灣精釀啤酒的特色,推出深受市場好評的包種茶啤酒。

詹于慧參與BN+釀酒計畫,以歐洲Piquette(皮給),也就是利用釀造過的食材,如發酵過的葡萄果皮,進行二次發酵,是很有永續精神的釀酒方式。

在大賣場熱銷的「白金生啤」,因為酵母的選擇,是一款即便零糖質也不犧牲風味的啤酒。(89元/瓶)

工作以外的時間,詹于慧最喜歡逛市場,觀察當地食材與文化;也喜歡蒐集刀具、老物件,甚至夢想有天當個賣酒的小吃攤老闆。這些生活興趣,最終都回到一件事:把生活感轉化成一杯能讓人開心、放鬆、分享的酒。

「極濃啤酒」透過獨特的釀造工藝,成功地使這款高酒精啤酒「不辣口」,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享受酒感。(125元/瓶)

看準超商即飲式調酒的流行,金色三麥也推出「檸檬百香調酒」等多款新產品。(99元/瓶)

在男性主導的產業裡,女性身分讓她經歷不少偏見,但詹于慧不希望被貼上標籤:「不要叫我女釀酒師,就叫我釀酒師。」她笑說:「喝酒會讓人快樂,哪怕只是一點點。」於是,在金色三麥龐大的產線裡,每罐啤酒背後,都有她的一點點頑強與柔軟。

深受歡迎的「葡萄調酒」,堅持不使用人工香料調味,僅以天然果汁和果泥製作。(99元/瓶)

預計11月上市、限量400瓶的「2024 BN WineBeer」是與威石東合作的實驗性酒款,利用釀製葡萄酒後剩餘的黑后葡萄酒皮與酒泥進行野生共發酵,並將部分移至陶甕中熟成,為啤酒帶來「葡萄酒」般的風味。(880元/瓶)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相關文章

從兼職打工到世界冠軍之路 台中Vender Bar主理人Summer用調酒闖出國際舞台

從撿酒瓶學葡萄酒到米其林侍酒師大獎 曾雅慧為客人打造最溫柔的餐飲體驗

從花藝師轉行當唎酒師 黃鳳誼用獨特的「款待學」拿下世界冠軍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