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雖然鬆綁,但銀行仍受限貸令的箝制,必須嚴控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因此核貸時綁手綁腳,會用提高利率或降低成數來篩選貸款人。」房貸專家喬王提醒,目前房市的「政策紅利」和「市場風險」並存,首購族應掂掂荷包、確保財務支出,並掌握3大購屋攻略。
1、新青安補貼若結束,房貸壓力跳增
新青安讓首購族嘗甜頭,政府提供2碼的補貼,目前利率是1.775%,但房市專家何世昌提醒,新青安政策是暫時性的,「補貼到明年7月31日結束,能否繼續補貼仍未知,若回歸銀行的一般地板價,估計會落在2.5%以上。」他說,民眾應確認家庭收入即使在利率回升後,仍能輕鬆負擔每月房貸,避免因為利率彈升而造成生活品質的巨大壓力。
此外,民眾也要避免過度依賴寬限期,新青安提供最多5年寬限期,前5年還息不還本,雖能減輕初期壓力,但寬限期結束將面臨本息均攤的負擔,壓力暴增。
2、自備款備足,銀行鑑價追不上成交價
房市專家Zack建議,首購族應準備至少3成的自備款,以應付銀行鑑價與成交價之間的落差。
近年房市走高,銀行基於風險控管,鑑價趨於保守,若以成交價1,000萬元來看,銀行鑑價只給出900萬元,民眾能核貸的額度為8成,是以900萬元的8成計算,最終核貸金額720萬元,與原本設想的1,000萬×8成=800萬元,就產生80萬元的差距。「最終以銀行的鑑價金額為準,民眾要自行補足80萬元的缺口,因此要準備至少3成資金,避免貸不到錢、反悔解約。」Zack說。
3、善用非銀行體系的房貸管道
「壽險公司、農會等,不適用《銀行法》法規,所以不受72-2條規範的限制,民眾可向這些非銀行體系的管道申辦房貸,可望爭取優惠。」喬王教戰,傳統銀行之外,壽險公司也承作房貸,若是保戶可享較優惠利率。
而各地農漁會推出自己的青安版方案,也有數位銀行如將來銀行,為首購族提供房貸專案,將來銀行指出,雖同樣有《銀行法》72-2條限制,不過水位不如傳統銀行這麼滿,仍有餘裕,而數位銀行的優勢就是免排隊,線上就能辦,利率2.48%起,但房屋坐落僅限於雙北、桃園、新竹、台中等地區承作。
相關文章
新青安鬆綁真相1/打開政策水龍頭竟是杯水車薪? 房市3難題仍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