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酸菜魚製所」在夏天限定推出號稱低脂、低卡、減醣的「酸菜辣拌冷麵」與「冰釀番茄冷麵」。(皆220元/份)
鏡週刊 2025.08.05 06:00 臺北時間

試吃筆記/酸菜魚變涼麵也好吃!「湯湯酸菜魚製所」靠自熬魚湯、精緻小菜抓牢熟客 創意新菜刷新味蕾感受

記者|鏡週刊

曾經紅極一時的酸菜魚退燒了,可開在台北延吉街餐飲一級戰區的「湯湯酸菜魚製所」似乎是個例外,開幕2年來,生意始終穩紮穩打,靠口碑累積不少熟客,其中竟然有近3成是年長者,大家都說,湯湯的酸菜魚吃完不口渴。老闆兼主廚楊宇桁近來推出夏季限定的豆腐冷麵,冷湯酸香清爽,還附上解構自酸菜魚的炸魚春捲,誰說酸菜魚沒搞頭?只要好吃有特色,自然能留住客人。

以湯姆貓為LOGO靈感的「湯湯酸菜魚製所」是一間讓人路過會想看一眼的精緻小店。老闆兼主廚楊宇桁在台北長大、到加拿大求學生活了近10年才回到台灣。學飯店管理的他,從小對烹飪有興趣,回台灣後便想要開餐廳,但因為離開台灣太久,為了瞭解市場與餐飲生態,楊宇桁一邊到餐廳工作,一邊思考自己要以什麼品項創業,籌備了兩三年,最後選定了酸菜魚,開起了獨資小店。

老闆兼主廚楊宇桁從小就愛烹飪,味覺很靈敏,動作能力很強,長大後自然進了餐飲這一行。

開在台北延吉街近忠孝東路口的「湯湯酸菜魚製所」,以湯姆貓為靈感的LOGO很搶眼。

楊宇桁說,那時刁民還沒北上開店,酸菜魚風潮正蓄勢待發,他自知並非資本雄厚的連鎖集團,只能靠料理的精緻度與隨時為客人調整辣度的服務留住客人。雖然是以個人鍋型態供應的定食,端出來的菜色卻一點都不馬虎,挑剔的食客一吃就知道。

楊宇桁認為,大陸的酸菜魚太多化學公式,其實歸結到底只要熬好一鍋魚湯,於是每天費工清洗鱸魚骨,先炸再煮,準備一大鍋奶白魚湯;酸菜則是親自去供應全台8成酸菜的雲林大埤鄉拜訪,確認是天然發酵沒有綠水:魚片用的是進口烏鱧,不想吃魚也可替換成雪花牛、梅花豬和蔬食的天貝小排。

這一大鍋用鱸魚骨熬製的奶白魚湯,是湯湯酸菜魚的靈魂所在。

酸菜魚雖然以酸菜為名,但楊宇桁堅決不暴力調酸,而是用魚湯、酸菜、醋、泡椒、花椒,層層堆疊出風味。「經典酸菜魚」有兩種辣度可選,我第一次吃的時候點正常辣度,感覺有點太過;第二次點微辣,又覺得不夠味。這時楊宇桁悄悄告訴我,他最推薦比微辣再多一點的辣度,辣度足夠,又不會減損風味。

「經典酸菜魚」的湯頭入喉,香氣層層遞進,選「微辣再多一點」的辣度,最能感受魚湯的鮮美,還有辛香料的刺激。(288元/份)

為了適應台灣口味,楊宇桁還以魚湯為底,加入南瓜金湯,做成微辣的「金湯酸菜魚」;以及完全不辣、以魚湯加番茄細火慢燉的「慢燉番茄魚」。開店以來3種湯頭各有擁護者,誰也不讓誰,還好湯湯是個人鍋,想吃哪種口味、選哪種辣度,完全不必遷就別人。

湯湯的點餐方式是先選主菜,再決定是否要升級套餐,我頭一次來的時候,就選小菜選得眼花繚亂,因為他家搭配的小菜不是一般的木耳、海帶之類,而是認真研製的開胃涼菜,「醋溜魚皮」挑選厚實而有彈性的鯛魚皮,中式酸甜口味十分迷人;「涼拌金絲草」口感脆脆的像金針菇;「燒椒皮蛋」永遠讓人吃了還想加點。

「涼拌金絲草」(左)與「醋溜魚皮」(右)都是用心製作的涼菜,一吃就知道。(皆50元/份;升級80元「涼涼B餐」可獲一份50元涼菜和一杯60元以下飲料)

他家的炸物也是一絕,「椒麻炸雞」尺寸剛好,女生可以一口一個,越吃越涮嘴;最受歡迎的現炸「蔥油條」,熟悉的蔥油餅被拉成長長一根,嚼起來滿是麥香。吃過重口味炸物,別忘了點甜品轉換一下味道,「湯牌冰粉」的水準跟我在成都吃過的不相上下,「紅糖糍粑」熱呼呼上桌,再飽也吃得下。

「椒麻炸雞」(前,140元/份)和「蔥油條」(後,40元/份)都是很受歡迎的炸物料理。(升級70元「棒棒A餐」可獲一份蔥油條和一杯60元以下飲料)

楊宇桁笑說,他覺得一般小菜太無聊,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有水準,所以向飯店的大師傅請教,再三調整才敢端出來給客人。近來他還推出一款米其林三星餐廳才吃得到的甜點「炸豆腐奶」,鹹甜交織的獨特口味,讓吃到美味食物的幸福感直線提升。

湯湯的甜品也做得出色,必點撒滿堅果和果乾的「湯牌冰粉」(前,60元/份)和簡易版米其林三星甜點「炸豆腐奶」(後,90元/份)。(升級90元「甜甜C餐」可獲一份湯牌冰粉和一杯60元以下飲料)

今年3月來吃飯的時候,就聽楊宇桁說要研發酸菜魚冷麵,讓我十分好奇。他坦言,從麵條、配菜到醬汁,既要口味好,又要容易操作,讓他足足想了好幾個月,才攻克重重難關,趕在盛夏時上市。帶著酸辣感的「酸菜辣拌冷麵」與清爽不辣的「冰釀番茄冷麵」,號稱「低脂、低卡、減醣」,因為麵條用的是紀文豆腐麵,口感類似麵線,卻帶著豆腐的清香,跟酸香醬汁超搭。

冷麵用的麵條是紀文豆腐麵,沒有升糖顧慮,還有淡淡豆香。

我先試了「酸菜辣拌冷麵」,豆腐麵上面堆滿了隨季節調整的時蔬,今天是汆燙過的蓮藕、白精靈菇、芽菜、水煮蛋、輕炸過的玉米、檸檬片,在大碗中層層堆疊,再放上一匙特調醬料,有點類似韓式冷麵的擺盤組合,特製酸湯則放在小壺中一併上桌,客人可以依自己喜歡的分量倒入碗中,喜歡辣的就把醬料完全拌進湯裡,自由調整辣度,我略拌了一點進豆腐麵中,酸香辣兼具,爽口夠味,融合得很完美。另一款「冰釀番茄冷麵」湯頭像是義式番茄冷湯,多煮了一會去掉番茄酸味,只保留甜度,偏好番茄味的人一定會喜歡。

「冰釀番茄冷麵」(前)和「酸菜辣拌冷麵」(後)都是附上小壺冷湯,自己決定口味濃淡,還堆疊大量季節蔬菜。(皆220元/份)

兩碗冷麵中最精彩的是楊宇桁花了很多心思研究,解構酸菜魚元素,混合魚肉、蘿蔔、冬粉,以青花椒調味的春捲,吃起來既有魚肉的嫩、蘿蔔的清爽、花椒的麻,還有豐富的軟硬口感,整碗吃下來,清爽不膩又有吃到炸物的飽足感。

面對酸菜魚寒冬,楊宇桁坦言並不擔心,連鎖店要轉型必須大動干戈,他的這間小店要轉向則容易得多。目前他穩紮穩打地累積會員,以積點兌換小菜「有感」回饋給客人。他的外帶外送包裝也很值得一提,做成「易開罐」形式,不會漏湯,而且至少可以保溫40分鐘,目前外送已佔湯湯總業績的3成左右。不過新推出的冷麵因為不易保存,目前不開放外送,只能在店裡吃。

楊宇桁從開張時就不惜成本引進機器,以不易外漏且保溫效果好的高成本「易開罐」作為外送容器。

雖然目前的主力客群是30至40歲的上班族,但20歲以下的年輕人和60歲以上的長者,居然也各佔2成。楊宇桁說,因為所有味道來自每日現熬魚湯的鮮,所以根本不需要過度調味,很多住附近的老人家來吃過,覺得不口渴,甚至顛覆他們對酸菜魚的印象,自然成了回頭客。客人的支持也讓他有信心繼續規劃二代店,無論風潮怎麼變,於楊宇桁而言,好吃是唯一真理,也是餐廳經營的唯一法門。

「湯湯酸菜魚製所」的空間簡單雅致,通風良好,吃完不會一身味道。

「湯湯酸菜魚製所」的可愛門面,讓人路過也忍不住停下來看一眼。

相關文章

試吃筆記/不用出國也吃得到!星胡同X四代目菊川推名古屋航線夏日限定「鰻重五重奏」

試吃筆記/郭元益秋節新作上市!「森永牛奶糖Q心餡餅」展現高超酥皮工藝 焦糖麻糬和鹹蛋黃組合超迷人

試吃筆記/沒有擺盤與多餘醬汁的極致料理?高雄Li.nu餐廳重新定義「好吃」的本質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