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分區放假的作法引發民眾不滿,但鄭明典從專業角度看認為其實站得住腳。(桃園市政府提供)
鏡週刊 2025.07.07 18:40 臺北時間

逆風挺桃園「分區放假」 鄭明典指特殊情況應有彈性:不必一刀切

記者|鏡週刊

因應丹娜絲颱風來襲,桃園市長張善政昨晚宣布,由於沿海的蘆竹區、大園區、觀音區、新屋區等4區因預測風力達標,今(7日)停班停課一天,其他區域則和北北基一樣,維持正常上班上課。一桃兩制與過去放颱風假的做法不同,讓不少民眾直呼很不方便。不過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卻認為,分區放假的做法很理性、合理,雖然會引起民怨,但首長在決策應該保留彈性措施或授權,對特殊情況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北北基桃今正常上班上課,但桃園沿海的4區卻例外,有民眾就指出,青埔特區包含大園和中壢,卻有一半要上班課、一半放颱風假,甚至有幼兒園位在非放假地區,但老師卻住在放假區,形成老師放假、學童要上課的亂象。對此張善政表示,他知道這會造成很多市民朋友不便,但分區停班停課的做法符合行政院規定,雖然民眾會失望,但不能為了迎合情緒而違背規則。

儘管分區放假的決策引發民眾不滿,但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今在Yahoo!網路節目《天氣多一典》受訪時表示,從專業數據來看其實是站得住腳的。他解釋,從丹娜斯颱風的情況來看,桃園山區的風險確實比平地高很多,代表不同區域的天氣風險存在差異,分開處理是合理的。

他提到,過去颱風假的決策經常為了要便民,會以生活圈的角度來擴大放假範圍,但有時候會造成只有小部分是高風險區域,卻全區放假的情況,社會成本過高。桃園這次其實就是將「精細化」的決策落實到個別縣市的內部,與北北基桃各自決策的道理相似,只要預報的可信度足夠,精細處理是很理性、很合理的做法。

而他也坦言,此一決策方式會因為跨區通勤而引發民怨,總是會有些情況比較特殊,他建議地方首長在政策中保留彈性或授權,允許少部分有特殊情況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不必「一刀切」。鄭明典說,這是一個社會習慣與科技進步相互適應的過程,這是健康的發展方向,儘管初期民眾可能不太習慣,然而這樣可以避免過去「小區有風險、全區放假」所造成的過高社會成本,未來颱風假的決策將更注重平衡、兼顧精準預報與社會彈性。

此外,對於公布停班課的時間是否應該統一,鄭明典認則為應該保持彈性,因為每個颱風的情況、路徑都不同。如今預報科技更進步,氣象預報也會越來越精細、準確,對風險的拿捏也就更準確,是否放假的決策也必然走向精細化。

相關文章

不想放假?她曝颱風假反而焦慮原因 正反網友吵翻了

「從未看過這麼慘」麻豆文旦慘變落果地獄 丹娜絲颱風毀7成!北門蘭園也沒躲掉

土城家暴男當街殺妻!做筆錄突崩潰痛哭 新北社會局5月接通報:全力配合調查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