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氣象廳今召開記者會,對鹿兒島地震做出說明。地震海嘯監視課課長海老田綾貴被問及「7月5日預言」與地震是否有關時,明確回應:「這完全是巧合。該預測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所謂的「7月5日世界末日預言」,源自漫畫家龍樹諒的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書中提及今年7月5日恐發生大地震並引發海嘯。預言內容經網路擴散,不僅引發話題,也對觀光市場造成一定影響,例如出現香港飛日本航班減班或取消等現象。
日本氣象廳指出,日本平均每年發生約2,000起震度1級以上地震。2016年熊本地震共出現了兩次強度最高為7級的地震,當年的記錄顯示,全年地震次數超過6,500次。
日本氣象廳除了在記者會上公布這些數據外,同時指出日本是世界上地震頻繁的國家之一,並表示「根據目前的科學知識,無法精確預測地震的發生時間、地點以及規模。希望大家關注基於科學依據的最新資訊。」
事實上,從6月21日開始,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附近海域地震頻發,截至7月5日上午7點,已觀測到1,300多次震度1級及以上的地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