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不再是關鍵!多元風味主導市場選擇
財政部針對中國大陸製的進口啤酒對台進行低價傾銷,自7月3日起課徵臨時反傾銷稅,稅率最高達64.14%,「價格」似乎成了影響啤酒市場接受度的唯一因素,但事實上,台灣的啤酒市場早已從「便宜暢飲」走向「風味品味」的新時代,而非單純因價格低廉而妥協於不喜歡的品牌。
根據一項2024年消費者調查,口味、產品新鮮度與濃度、品牌可信度,已成為選購啤酒的重要指標,價格早就不再是決定性因素。消費者不再單純比價,而是依照心情、場合與個人風格,挑選適合自己的啤酒,形塑出講究體驗與品味的飲酒文化。
實際銷售數據也顯示,以百威、雪山等清爽型進口啤酒為代表,因其順口易飲的風味與強烈品牌形象,市占率逐年攀升,特別受到年輕族群與女性青睞。近年來,果味啤酒、低酒精酒款、氣泡感十足的特殊風格產品層出不窮,進口品牌持續以創新口感與差異化定位,緊抓新世代味蕾,搶佔市場話語權。儘管這類產品價格普遍高於傳統國產啤酒,如台啤經典與金牌系列,但消費者依然願意為「喜歡的風味」買單,反映出台灣啤酒市場正從價格導向,邁向品味主導的關鍵轉型期。
不靠稅制保護!過度保護國產啤酒漠視消費者需求
多年下來,進口啤酒憑藉創新風味與多元品項,在台市場占有率擴大,國產品牌在本地市場的競爭壓力隨之升高,財政部已宣布自7月3日起,針對中國大陸產製啤酒課徵臨時反傾銷稅,稅率最高達64.14%,為期四個月,此舉引發各界高度關注,認為財政部此舉漠視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更無益於台灣的啤酒市場健康發展。
多數業界人士認為,啤酒市場的勝負關鍵並不在於稅率高低,而在於產品是否具備吸引力與差異化。國產啤酒與其仰賴政策干預,不如加快產品創新與品牌轉型腳步,一味打壓對手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近年來,已有國產品牌陸續推出結合水果風味、茶飲特色的新品,並加強精釀系列開發;同時,透過精緻包裝設計與融入在地文化元素,重塑品牌辨別度,或者攜手餐廳推出聯名限定款、善用社群媒體觸及年輕消費者等策略,這些都是讓本土啤酒面對競爭時應有的因應之道。
專家指出,啤酒產業的競爭早已從傳統「價格戰」,轉向以「風味創新」與「品牌經營」為主的深度競爭。唯有持續強化產品力、以實力贏得青睞,才是台灣啤酒產業邁向下一個階段的關鍵,用政府干預的手段不會讓國產啤酒變得更受歡迎。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