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3.0明年即將實施,人力荒是一大挑戰。
鏡週刊 2025.07.04 05:40 臺北時間

失智海嘯7/長照3.0資源升級難解人力荒 失智照護恐成下一場社會危機

記者|鏡週刊

長照3.0明年即將實施,將更多失能、失智者納入適用對象,但不論是長照2.0或3.0,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照顧失智者專業人力不足。學者表示,應發展「多對多」的照顧模式,培養專業人力,讓混合有情緒性問題的中、重度失智者能到日照機構,多人一起活動,避免將照顧責任交給單一家人、或是看護,演變成長照悲歌。

2017年政府實行長照2.0十年計畫,明年長照3.0即將上路,納入更多被2.0漏接的族群,資源補助上也更升級。但不論是長照2.0或是3.0,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人力荒。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張瑋芩指出,「長照3.0」納入早發性失智患者、年輕中風者、癌末患者等,「但不論是長照2.0或3.0,人力以及照護專業度都是最大挑戰,且住宿式機構失智症專區設立不足,失智照護專業人力也有待加強。」

依據衛福部資料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止,全國住宿式機構超過1,600家,但僅75家設立失智專區。張瑋芩進一步解釋,失智照顧人力需求高於失能,因為每個失智者出現的反應獨立又特殊,很難有照顧標準作業化流程。

更讓人擔憂的是30年後的台灣。單身、離婚率升高,現在的中壯年未來就是需要被照護的一群,少子化、財源又不足的情況下,他們該怎麼辦?不少民間團體呼籲政府應該要開辦《長照保險法》,盼透過強制性保險,籌措可長可久的財源。

東吳大學社工系教授洪惠芬指出,老化人口增長,照護是未來無可避免的問題,對輕度失智家庭來說,長照2.0能減緩照護壓力,但當輕度患者惡化成中重度時,社會資源能否承接得住?從目前長照3.0的政策公布辦法還無法看出。

洪惠芬強調,中重度失智症患者經常伴隨著情緒性問題,當日照機構無法照護時,最後家屬只能將長輩帶回家,由家人或者聘請外看一對一照護,演變成照護者獨自承擔失智症者情緒的狀況。

她認為,政府應該發展「多對多」照顧模式,由多位專業的照顧員在機構照顧多位失智者,發展多人共同照顧模式,讓家屬能將失智長輩送到日照中心,而非被日照中心退貨後,家屬要自己想辦法處理,最後演變成長照悲歌。https://youtu.be/oqfUipNF6YE

相關文章

理財專題/台灣超高齡社會的殘酷真相 失智海嘯來襲

失智海嘯5/失智照護燒錢又燒心 長照3.0能解家庭困局?

失智海嘯3/失智症成家庭經濟炸彈 10年恐燒光600萬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