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江擁有一半越南血統,曾經她的心願是演到「真正台灣人」角色,雖然至今尚未如願,但她漸漸釋懷。
鏡週刊 2025.07.03 09:40 臺北時間

投資思維分析演員路 楊富江企管系訓練很到位

記者|鏡週刊

台越混血的楊富江,爸爸是高雄人,媽媽是越南人,從小在越南長大的她,母語是越南話,只能聽一點點中文,而爸爸的越南話也只是半桶水,因此父女關係始終較疏遠。直到來台上大學正式學中文,她才首次能和父親用他的語言完整交談,也才真正了解爸爸。

「我一直以為我跟爸爸不親近,後來才發現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機會好好說話。」楊富江用了兩年時間學習聽說讀寫,終於通過中文檢定,能夠跟爸爸講國語,儘管有時爸爸只是跟女兒吐槽媽媽,也沒因為和女兒終於能用中文直接對話而面露欣喜,但楊富江知道,爸爸心中其實很開心。

拒學中文 惹怒父親放話

非科班出身,但楊富江的演技頻獲肯定,連續3年獲金鐘獎提名,《暗夜微光》更入圍「戲劇節目女配角獎」。

來台灣念政大企管系,多少也與父親有關。升國中時,父親曾想送楊富江去台商學校學中文,「跟他的國家更密切一點。」但她堅決反對,父親氣到用生硬的越南語警告:「不好好讀書,以後只能去當乞丐或賣彩票。」如今回想,楊富江理解那其實是一種焦慮的關愛。

今年楊富江在短片《留學生》,飾演來台讀書的越南女孩,一舉奪下金穗獎最佳表演獎。(翻攝自楊富江IG)

來台後,楊富江靠著語言的關係,在大二時成為劇組的越南語指導,沒想到意外踏入演員之路,從幕後走上幕前。她曾以《姐妹》《暗夜微光》《彈味中的嬰孩》等作品接連入圍金鐘獎新人、女配、女主,更在2024年奪下金穗獎最佳演員,演技備受肯定。

即便如此,很多人知道楊富江來自越南,劈頭就會問她「妳嫁過來的嗎?」「在哪個工廠?」楊富江雖然是笑笑地解釋,但也從她的語氣感受到被貼標籤在身上,又難以撕去的無力。

多元打工 無經紀個體戶

楊富江現階段沒有訂下要在娛樂圈闖蕩多久的計畫,有機會拍戲就盡量拍,同時她更是間咖啡店的店長。

自從2022年在《姐妹》中飾演越南表妹,楊富江便有個心願—「演真正的台灣人角色」。3年過去,接演近10部作品後,她坦言:「有體驗過,但戲分太少,不能算圓夢。」即使擁有一半台灣血統、口音也不明顯,她仍坦然接受現實:「太多比我優秀的人都排不到角色,我也真的排不到。」

曾經楊富江也執著於「為何沒人找我演純台灣人」,但2023年參與影集《化外之醫》選角後,她心態轉變。「拍戲要花錢,也要搭配整體,角色不只是看你合不合適,還要搭得上整個組合。」企管系背景出身的她,用投資效益的角度思考後,反而更能釋懷。

楊富江目前沒有經紀人,是個全然的「個體戶」,除了演戲,平時在咖啡店當店長,也接翻譯、教學工作,還在學台語、泰語、研究商業計畫,生活多元充實。「我不知道下一個角色什麼時候會來,但我想先準備好自己,怕機會來了,卻還沒準備好。」

從擔任劇集越南語指導翻譯,進而成為演員入行,楊富江(左起)因在客語劇《暗夜微光》合作蔡亘晏、吳奕蓉而受矚目。

相關文章

就是愛跳啦啦隊 金渡娥仁川女神降落台灣

拒接老爸衣缽 徐千京學霸棄醫扮小三

修電梯3度險死 吳政澔臨演躍上8點檔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