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的「老鄭的粽子」是早晨限定,每天限量。
鏡週刊 2025.08.17 09:20 臺北時間

【台南老饕帶路】這粽子清晨限定 神祕液體引出土豆糯香

記者|鏡週刊

天剛亮,我起了個大早,就為了趕上粽子的時間。說到古早的「速食」,非菜粽莫屬,我在旁邊看「老鄭的粽子」老闆剝粽,只見他手抓粽葉輕輕一拉,那飄著濃濃月桃香的菜粽,就「咚」一聲赤裸裸的滾進盤中,灑上油膏、香菜末,比「得來速」還快上許多。

許多人未必知道老鄭,但一說到沙淘宮或大樹下的菜粽,就無人不曉了。到現在第二代,近70年他們仍一直守在父親當年親手栽的榕樹下,天光乍現,就有粽可吃。這一味連日本觀光客都知道,專程特別前來,老闆上菜也自動切換日文寒暄,溝通沒問題。

老鄭精選北港的花生,皮薄豆仁大,滿滿的鑲嵌在粽身外圍,數數約莫有30顆。重點是糯米,軟心又鬆彈,原來關鍵就在只取新米來製作,舊米米心不易熟透也不夠Q,而新米浸泡時間不需久,再經過直火炊煮6小時,一打開不僅吸飽月桃葉清香,一切下也不會過於黏糊,依然米型完整。

除了淋上台南特有的辣油膏,老鄭不像其他菜粽會加花生粉,不過粽身上卻有幾滴神祕的透明液體,詢問之下,原來是香油。香油把粽子的清潤又提了起來,這就是決勝關鍵。一般外帶會連著粽葉完整帶走,但多數客人為了這香油,寧願選擇請老闆剝去粽葉放入紙盒裡外帶。

通常點菜粽會再配上一碗味噌湯,味噌湯裡加的是新鮮沒有油耗味的油條,為湯頭添香,或來一杯免費又解膩的決明子茶,大樹下的台南早餐,樸素淡雅,洗去昨日過食的罪惡。

相關文章

包粽子是一個聽歌劇的節奏 蔡珠兒談料理與音樂

【端午呷粽】隱身台北信維市場 換得到營養午餐的噴香湖州粽

【端午呷粽】媽媽味南部粽配排骨酥湯 不是端午也熱銷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