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闊台灣創辦人吳怡農爭取代表民進黨參選台北市長,日前說出「如果黨內操盤手、這些名嘴們真的這麼會選,大罷免也不會有這樣的結果」,引來黨內外砲轟,他今天(27日)以民進黨2006~2007年發生「十三寇」事件為例,強調「我不怕攻擊,只要我們還有保持不同意見的空間」。
政治2025.11.27 18:21 臺北時間
吳怡農酸「黨內操盤手」挨轟 重提13寇事件: 對錯誤不會保持沉默
- 記者|郭妤
吳怡農日前在廣播節目提到「這些比較資深的聲音們,他們的判斷在大罷免上,大家看到百分之百的大錯特錯」,還表示大罷免投票前,「已經有好多操盤手在面試那些補選區的候選人」,甚至說出「傳統政黨已經與社會大眾有一些脫鈎」,相關言論引起綠營內部反彈,進一步質疑他是否夠格參選台北市長。
吳怡農今天表示,這幾天他遭受許多攻擊,讓支持者與朋友感到難過,「抱歉讓你擔心了」;他說,初選是政黨內部競爭的方式之一,提出願景、交換意見、爭取支持,一個鼓勵理性競爭的政黨,才能維持活力,才有進步的空間,「所以,請知道,我不怕攻擊,只要我們還有保持不同意見的空間」。
2006~2007年扁政府出現執政危機,部分綠營人士因檢討內部,包括林濁水、段宜康、沈富雄等11人,被保守派認為不應該被提名立委參選人,之後傳出蕭美琴與范巽綠也被列入「十一寇」行列,合稱為「十三寇」。吳怡農今天重提「十三寇」事件,提到當年提倡改革的黨內人物,被保守派透過民嘴、媒體放話追殺,連現任副總統蕭美琴也被污衊為「中國琴」。
吳怡農認為,每一次的選舉,都在檢驗政治人物,有沒有回應人民不同的期待,他從政的初衷,就是希望帶來改變,對於錯誤,不論政黨,他都不會保持沉默。對於民進黨北市議員許淑華點名童子賢董事長披綠袍參選台北市長,他覺得不應該把重點放在「要推誰」,也要提出要為台北市「做什麼」,現在弔詭的狀況是,還沒有其他人表態參選,根本沒有辦法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