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蕭美琴,前幾天進入位於比利時的歐洲議會,在IPAC年會發表演說。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11/11)透露更多內幕,他指出:我國副總統,到歐洲公開演說,代表的是台灣的一種新的方式和空間。過程中歐盟及相關歐洲國家要分別頂住中共的壓力。總統賴清德也特別說,希望透過蕭副總統的演講,能讓國際知道「台灣是良善正面的力量」。
影音2025.11.11 19:26 臺北時間
小英訪台積電德國廠 蕭美琴訪歐外交突破2/順利密訪比利時歐洲議會 蕭美琴下機樂喊「順利了」
- 記者|鏡新聞 綜合報導
台灣駐歐盟大使謝志偉vs.副總統蕭美琴:「哇,順利了。太棒了,謝謝。」蕭美琴一下飛機,表情難掩雀躍之情,就是因為知道這外交折衝過程,就像諜對諜。
台灣駐歐盟大使謝志偉:「太好了。」前來接機的台灣駐歐盟大使謝志偉,在臉書上分享飛機能準時起飛、準時抵達,無失誤,他幽默表示,原來「機不可失」就是這樣意思。
外交部長林佳龍:「在期間也遇到很多的變數,不過我們都一一克服,包括我們先遣人員的行程,因為機場狀況而延遲到達,我們也準備了幾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林佳龍透露,其實要確保蕭副總統在演說開始前要能到場,又不能太早出發,以免走漏消息導致行程受阻,特別是中方在大約活動10天前,就有在關切,其中牽涉歐洲議會所在的比利時,還有轉機的德國,以及接獲 IPAC 邀請的英國代表處,細節環環相扣,消息不走漏,才能成功。
總統賴清德:「台灣應該要自信地走向國際,蕭美琴副總統到歐洲發表台灣的民主心聲,並且跟國際社會做朋友,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們一定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台灣是一股良善正面的力量,可以為國際社會做更多的事情。」
IPAC執行主任斐倫德也在社群平台PO出,蕭美琴外交護衛下離開歐洲議會的畫面,也特別註明要給「那些懷疑的人」,形同反擊對蕭美琴出訪,不夠正式的質疑。
不是一次性的外交煙火秀,台歐關係升級,是近幾十年來累積的穩定收穫。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