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生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滑手機、追影片、玩遊戲,大腦早已習慣「速效多巴胺」,快感來得快,也消退得快。史丹佛腦科學教授Huberman指出,長期追求速效刺激,會降低對「緩效多巴胺」的敏感度,也就是那些能持久提升學習、閱讀、運動或創作興趣的活動。結果就是,學生注意力分散、學習興趣下降。延後上課時間就算晚睡,也不一定能改善學習效果。
內幕2025.11.04 21:31 臺北時間
速效多巴胺影響學生專注力?延後上課能救睡眠?改十點上課衝擊哪些?
- 記者|沈詠佩
- 攝影|翁啟斌
最近就有民眾提案,建議國高中早上10點才上課,短短幾天就突破附議門檻。但延後上課牽動的不只是鐘聲,還有課綱、家長上班時間,以及老師的教學壓力,能因此重新找回長期維持專注的「緩效多巴胺」嗎?如果提案真的上路了,學生的生活節奏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