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禁宰令,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今天率領全台豬農代表前往立法院陳情,養豬協會認為不能貿然開放廚餘餵豬,應該要有專家評估才能解禁。
生活2025.10.28 18:42 臺北時間
豬瘟疫調「獸醫又+1」 死亡首例恐更早3/禁宰令達15天、豬農認同防疫優先 立院陳情盼守住防線
- 記者|鏡新聞 綜合報導
豬腳魯到油油亮亮,屏東知名萬巒豬腳,最近卻是面臨豬肉供貨吃緊窘境,最近因為非洲豬瘟疫情,禁運禁宰豬肉延長到15天,豬肉產業全都停擺。中華民國養豬協會28日一早,率領各縣市養豬協會北上立法院陳情。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 潘連周:「廚餘養豬為什麼風險會這麼大?第一,我們的車輛直接開進去豬寮,廚餘桶沒辦法消毒,人員也沒徹底消毒,這是它的風險啦。」養豬要不要用廚餘?養豬協會態度保守,希望警報後再做通盤考量。但是現在階段要怎麼防守,才能度過這波難關?
宜蘭豬農:「我們的豬不要出外縣市賣,我們可以希望再幾天自我保護啦,尤其我們東部這邊,我們希望說疫情盡量不要來到東部,要怎麼控制?」東部代表表達心聲,由於非洲豬瘟病毒相當頑強,能在豬舍存活30天之久,就怕豬隻運送,病毒跟著趴趴走。台東市府也進行自主防疫,到11月26日,活體豬可過境台東,但不得進入肉品市場還有屠宰場。
豬農代表北上跟藍綠黨團陳情,不過養豬產業上至畜牧場、屠宰場,往市場端還有肉商、豬肉攤,影響層面相當廣,禁令期間生計也大受影響。立委(民) 鍾佳濱:「這些都是跟上游的養豬戶相關的業者。最傳統的攤商,那是不是一天一千元營業損失?農業部對於業者損失予以支持。」
國內豬肉每日交易數量平均約為2萬頭,不過這次禁令達15天,囤豬30萬頭,豬農擔憂解禁後豬價崩盤,農業部可能採取聯合養豬協會用登記方式依序賣豬,同時請各地肉品市場預估供應數量,來穩定豬肉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