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堰塞湖溢流 2025.10.22 13:38 臺北時間

雨彈狂炸 連假難放晴 小低壓恐成颱2/10/21新堰塞湖晚間溢流 溪水抬升70公分越過便橋

記者|呂傳明、陳寯怜

馬太鞍溪在昨(21日)天早上又發現一個小堰塞湖,晚間8點30分發生開始溢流,水勢還一度淹過便橋,好在兩個小時之後水面就下降,總指揮官季連成說,新的堰塞湖已經不存在了,不過,便橋因為溢流出現泥沙淤積,一大早怪手也啟動清淤進行修復。

溪水淹過橋面,上游沖下來的樹木也沖上橋面,國慶日才剛通車的馬太鞍溪便橋21日晚間再度遭遇堰塞湖溢流,造成溪水暴漲的堰塞湖是21日才剛形成的,地點就在原本堰塞湖的下游800公尺處,當天晚間8點30分,堰塞湖開始溢流,第一波水勢9點20分抵達馬太鞍溪便道,40分鐘後水勢淹過便道路面,水位一度抬升到70公分,阿陶莫部落當天晚上也緊急撤離100多位居民,溢流過後警報解除,早上8點多開放居民回家。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總協調官季連成:「新的堰塞湖已經不存在了,(已經流完了),就是溢流完了,它現在的就跟這個我們舊的馬太鞍溪的那個堰塞湖,150萬噸,155萬噸,它就停在那個地方」。

又發生溢流,好在水勢都保留在疏濬的水道內,便橋結構也沒有受損,但是還是得要暫時封閉,因為淤泥占滿橋面,怪手等重機具一早前往清理,便橋暫時無法通行。民眾洪小姐:「當然是會拉比較長,(大概會多多久的車程啊),應該會多個193(縣道),應該會多個半個小時吧,往11路(台11線)的話,就兩個小時」。

民眾:「路塌了,你路口要放路標才對啊,對不對,路口都沒放路標,人都來到這,真的很糟糕,縣政府也是很糟糕」。儘管引發民怨,不過安全還是第一,交通部公路局針對便橋會進行加固作業,確認安全無虞後才會重新開放。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