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湧入大批鏟子超人幫忙清理家園,但是災區內卻是傷兵不斷,就有網友在社群平台上發文,32歲朋友去當志工,清淤清到出現橫紋肌溶解症,住進加護病房。民眾前來尋求協助,這位先生雨鞋脫掉之後,腳上布滿新舊傷口,志工紛紛挺進災區救災,但卻傳出鏟子超人們陸續掛病號,甚至有人因為鏟土出現過敏反應。萬榮衛生所主任王傑熙:「尤其是天氣很不穩的情況之下,那又這麼悶熱。有些急症它不會有這麼明顯的徵兆,那我是建議就是,第一個當你曬太陽曬久了,已經流汗流到沒辦法再流了,或是體溫已經燒到一種極限,我覺得這時候真的不要勉強。」
知名主持人段慧琳日前也到災區幫忙,他也在臉書上分享救災經驗,運動飲料和手套可以多帶,因為手套一下就被浸濕了,持續戴著工作,手指比較容易起水泡。還提到鏟土就跟馬拉松一樣要「配速」,不能爆衝,避免一下子就累了。除了要注意清淤的,記者實際進到災區,口罩、護目鏡一樣也不少,因為在災區的泥漿、泥土,曬了太陽它會變成粉塵的樣子,光是只要是大台車輛經過,就會揚起所有的飛塵,往你的臉、往你身上撲過來。
現場粉塵相當多,加上清淤,全身沾泥巴。有志工分享救災用過的衣物等裝備,不要再混入日常生活,如果無法丟棄,可用濃度10%的漂白水浸泡或擦拭消毒。疾管署也提醒,前進災區可能增加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以及腸胃炎等傳染病,只要出現身體不適,就要盡快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期。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