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09.28 13:59 臺北時間

馬太鞍V字缺口續下切 恐再成堰塞湖2/大同村被遺忘了! 居民餓三天、鄰長網路求助有熱飯吃

記者|鏡新聞 綜合報導

這次光復鄉受災的區域不只市區,就連靠山的大同村也是受災慘重,但因為地理位置較遠,交通不便,許多支援志工都無法到達這邊。花蓮縣府也沒有主動幫忙,村民一度只有包子、饅頭充飢,鄰長只好向外求助,募集物資,希望可以把熱騰騰食物送到長輩手中。

大同村2鄰鄰長:「社會局就叫我們吃包子饅頭啊,怎麼辦,吃3天啊」。花蓮馬太鞍溪災情釀災,62歲的大同村鄰長,十分無奈向外求救,因為大同村的6、70名的老人行動不便,無法領便當,和社會局求救,卻只收到吃包子、饅頭的回應。

大同村2鄰鄰長:「吃到第一口的飯,誰給我們的,你知道嗎,(誰),在太巴塱的青年隊的(提供),(喔,真的)他們拿泡麵有沒有,那個魚罐頭,很感謝(他們)掉眼淚了」。

長輩們吃到的第一口飯不是鄉公所及縣政府提供,而是青年隊的,汽車半個車身高還被卡在泥沙中,動彈不得,連前擋風玻璃整片都碎裂,一旁還有堆得像小山一樣的泥沙還沒被清理,家門口還貼著需要志工的字條,因為這裡是花蓮光復鄉最靠近山區的大同村,大同村是這次受災當中最靠近山區的村莊,因為周邊也都慘淹,許多志工還有國軍集中在佛祖街還有市區一帶救災,導致大同村遲遲比其他村莊還要晚,村民只能自力救濟。

受災戶:「(沒有人送便當進來),我們自己找的,對,(你們自己找),對,(會不會覺得有一點辛苦,沒有便當),很辛苦沒辦法啊」。災民相當無奈,因為同樣受災,卻因為地理位置關係成了被遺忘的村子,希望能把無助的窘境傳出去,讓救災能夠加快腳步,盡快恢復家園。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即時新聞